馬國學者預測中國大陸若面臨經濟衰退,將衝擊馬國出口
發佈日期 2022.07.06
馬來西亞經濟學者認為,美國聯邦儲備局激進升息以防止通膨失控,預期美國經濟衰退機率非常高。倘美國經濟降溫,馬國雖不會受到直接衝擊,但將可能影響出口至美國的部份產品,國內民間投資亦將受壓抑。馬國經濟恐無法維持2021年第四季復甦動力,亟需擴大寬鬆政策以鼓勵消費與投資。

美國聯儲局在過去三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議連續升息,共提高聯邦基準利率150個基點,以將重點轉向應對通膨。此激進措施的有效性目前尚無定論,然抑制由需求驅動的通膨,將無可避免會間接削減消費,導致減少進口。

聯儲局已將美國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值從4%下調至2.8%,但仍維持2023年及2024年預測值,分別為2.2%及2%成長率。

美國為馬國第三大出口市場,2021年占馬國總出口額之11.5%。根據美國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主要自馬國進口的產品為電子電機產品(占總出口額57.2%),其他依次為機械設備(12.8%)、橡膠製品(10.6%)、工具設備(5.4%)及傢俱(3.4%)。馬國出口的直接風險可能是消費性的機械設備、傢俱和床具、塑膠製品,儘管這些產品僅占美國自馬國進口額的17%。由於目前的科技升級(全球5G推出)和健康意識提高,電子電機產品和橡膠製品的需求應可繼續穩定增長,這兩者占美國自馬國總進口額的68%。

另一方面,馬國與中國大陸以及新加坡的貿易關係密切。美國自中國大陸與新加坡的主要進口產品,並非馬國的關鍵出口產品,除電子電機產品外,而科技產業仍處於上升週期,電子電機產品應可維持穩定的需求成長。美國激進加息雖可能抑制消費,致本(2022)年的成長可能降低數個百分點,但對馬國經濟的主要與次級衝擊可能並不明顯。反而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的快速放緩,可能對馬國的衝擊會更大。

自1990年代以來,馬國面臨四次經濟衰退;其中三次陷入深度衰退(分別為1998年亞洲區域金融風暴、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和2020年新冠疫情),其中兩次係與美國相關。至於1990和2000年美國經濟衰退,馬國則未受影響。
儘管馬國的成長展望對美國的依賴程度較低,但若全球秩序帶來激烈衝擊(諸如2008年與2020年),馬國將難以倖免受到衝擊。

回顧馬國經濟現況,其消費信心雖正在逐步好轉,惟仍需擴大寬鬆政策以鼓勵消費,儘管國內家庭債務水準已相對較高。馬國商界亦可能繼續需要寬鬆政策,以鼓勵資本投資,從而實現更具持續性的復甦。馬國恐無法維持2021年第四季經濟動力,其復甦仍容易受外部衝擊,個別經濟領域在最近數季表現各異;其中批發貿易與政府相關服務已顯示服務領域疲軟,儘管重新開放經濟有助於提振食品飲料、住宿業及貿易相關領域進一步復甦。至於製造領域繼續獲得精煉石油產品與電子元件產品的扶持。

中國大陸政府堅持清零政策與新冠疫情奮戰,長期封鎖政策影響工廠、企業及學校,對國家整體經濟增長衝擊頗大。馬國經濟學者認為,作為馬國主要貿易夥伴國的中國大陸若經濟走軟,勢必影響兩國貿易,進而影響馬國經濟成長。中國大陸自馬國進口的10大產品中,其中6項是馬國主要出口產品,故中國大陸經濟一旦出現疲弱態勢,將無可避免減緩兩國間的貿易,影響資本支出和信貸需求,且將損害就業機會,進而衝擊消費。

自2002年後,馬國經濟增長更為緊密反映中國大陸經濟情況。雖然早年有段時間是美國經濟「打噴嚏」,則全球經濟會跟著「感冒」,但全球經濟動向似乎轉向聚焦中國大陸經濟「打噴嚏」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尤其馬國的情況或比預期來得更糟。中國大陸清零政策除將影響該國經濟外,亦傷及其他國家的企業,比如日本汽車大廠豐田汽車(Toyota)近期宣布,使到上海先前封城造成汽車零組件短缺影響,旗下10家位於日本的廠房唯有跟著停產。基於供應鏈僵局未解,越來越多外資企業重新思考渠等在中國大陸的投資。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入口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