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升息抗通膨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發佈日期 2022.07.04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下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22日表示,聯準會為抗擊通貨膨脹(下稱通膨)而採取的升息舉措達到一定程度後,可能會導致經濟衰退。

鮑威爾22日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我們絕不希望看到這種結果,不過當然有此可能性。」他接著說,「我們不會試圖引發衰退,也不認為將需要引發衰退,但我們確實認為絕對有必要降低通膨。」而美國五月通膨率年增8.6%,達到40年來的最高點。

而鮑威爾的上述言論凸顯了聯準會即將面臨的挑戰,「為了給經濟和通膨降溫,聯準會正以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快的步伐升息。」22日前市在鮑威爾的證詞傳出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窄早盤跌幅,但收盤下跌47.12點,跌幅0.15%。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21日的3.304%降至3.155%。此外,近數月,受俄烏戰爭影響,燃料成本日益升高,供應鏈也受到干擾,價格也已被推高。這些壓力進一步刺激了通膨,「早前,隨著2021年需求因美國經濟重啟、政府大力出台刺激舉措而激增,通膨已處於高位。」

聯準會正尋求實現所謂的「軟著陸」,具體辦法是在不造成經濟下行的情況下,讓經濟成長放慢到足以壓低通膨的程度。在22日兩小時的作證中,以及上周近一小時的新聞發布會上,鮑威爾皆沒有主動提及「軟著陸」,只是在被問到這一問題時,表示會把「軟著陸」視為一個目標。他22日對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表示,過去幾個月全球範圍內發生的各種事件已令我們更難實現我們期望的目標。鮑威爾說,在勞動力市場強勁的情況下,實現聯準會2%的通膨目標將極具挑戰性,「我們從來沒說過這將是容易做到的,或是可一蹴而就的。」

該表態與鮑威爾上次在國會發表的言論有了明顯變化,3月2日的作證,距離俄羅斯侵烏僅僅過了幾天,他當時對著議員們表示,「我認為我們實現所謂『軟著陸』的可能性要大於不能實現。」而後,聯準會已升息三次,其中包括上周升息0.75個百分點,調升幅度為28年來最大,使得基準的聯邦基金利率從接近零的水準提高到1.5%至1.75%之間。

鮑威爾和其他幾位同僚已暗示,在7月26日至27日的聯準會下次會議上,可能需要再次升息0.75個百分點。鮑威爾表示,「我們正在尋找令人信服的證據,以確認通膨正在下降,可我們沒有這種證據。」他接著表示,市場上有很多關於這種情況應會如何發展的說法,有些人覺得通膨顯而易見將會下降,「但在真正看到通膨降溫之前需要繼續升息。」

薩哈默:紓困方案太過度、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升

美國五月通膨率年增8.6%,達到40年來的最高點,聯準會前經濟學家薩哈默(Claudia Sahm)在英國權威新聞期刊《經濟學人》撰文分析,美國通膨率近期飆升的背後原因,包含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大亂;他也指出,大規模紓困方案與高於平常的通膨之間「必然有某種關聯。」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6日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表示,國內民眾的悲觀情緒自己都懂,但美國並非避免不了衰退,希望美國人能更有信心,「我們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更有能力克服這種通貨膨脹。」

薩哈默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經濟帶來深遠的壓力,而過去幾年的經驗再度證明,政府發放紓困支票與壓低利率等「鈍器」會影響消費者與企業的支出。

薩哈默接著指出,2007年至2009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當時美國政府提供的經濟支援太少,但這一次政府提供的紓困方案或許太過度了。」他提及,總體經濟學家辯論時必須承認,政府結合「鈍器」與解決危機的政策的方式有必要改善。薩哈默認為,提高需求比改善房貸市場或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更直接了當。不過,他也指出,這些解決危機的措施是實現平穩永續的經濟復甦之關鍵。

今年三月,拜登推出1.9兆美元(約新台幣57兆元)的紓困案。薩哈默認為,這項紓困案備受爭議,一個重要的分歧點是該紓困計劃的規模;另一個指標是紓困金額相對於美國國會預算局(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對經濟「潛在產出」(potential output,指可以長期維持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最高水平)估計的金額,一些人反對該紓困計劃,「因為它大約是當時GDP(國內生產毛額)缺口的兩倍。」薩哈默指出,那些對於潛在產出的估計充滿很大的不確定性,不應成為政策的限制因素。

薩哈默續指,事實證明,「潛在產出」是過於粗略的指標。美國通膨在一年前開始上升,但這並不代表去年的總體需求太高,而是政府推出紓困計劃後,人們對汽車等耐久財的需求提高,但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大亂,導致價格飆升。「新冠疫情初期開始,由於維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人們對商品的需求遠遠超過對服務的需求,而政府的紓困方案加強了這個趨勢。」薩哈默表示,自己對新冠疫情危機期間紓困支票的研究表明,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紓困檢查相比,民眾的支出明顯從假期花費轉向家庭用品。

然而,即使美國的商品需求激增、新冠疫苗的推出,亞洲等地區的生產設施仍處於封鎖狀態,加上全球運輸系統也崩潰,因此持續出現商品供不應求的情況。

隨著一波波新冠疫情的發生、供不應求的情況惡化,薩哈默認為,關鍵因素是生硬的財政政策與新冠疫情之間的交互作用。此外,薩哈默認為,美國政府的振興計畫為失業者提供了豐厚的救濟金,「這可能會讓一些人延遲重返職場的時間,目前美國勞動市場的職缺大約是失業人數的兩倍。」薩哈默提及,有研究指出,美國一些州在2021年夏季終止救濟金政策適度緩解了勞動力短缺的情況;與此同時,勞工感染新冠肺炎與照顧家庭成員讓他們無法重返勞動市場。

比高通膨和低失業率更糟糕的事:高通膨和經濟衰退

根據聯準會官員日前發布的新預測顯示,所有18位官員皆預計聯準會今年將把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至少3%。大多數官員預計,到12月份利率將升到3.25%至3.5%,「這將比2008年金融危機後利率在2018年達到的最高水準高出1個百分點。」

《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聯邦基金利率是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影響著整個經濟中的借貸成本,包括房貸、信用卡和商業貸款的利率。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22日報告稱,上周,30年期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貸款的平均利率從前一周的5.65%上升至5.98%,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而這也創下了自2009年以來的最大單周升幅。

報導續指,最近幾周,聯準會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批評,責怪其沒有更早地撤回在2021年大部分時間裡部署的強有力刺激措施。22日,鮑威爾面臨來自議員們的尖銳質詢。在5月,美國參議院以80票贊成、19票反對的投票結果確認了鮑威爾的第二個任期;一些民主黨議員警告鮑威爾升息力度不要過大,因他們認為供應問題才是物價上漲背後的驅動因素,而聯準會幾乎沒辦法掌控這個因素。

「你知道有什麼比高通膨和低失業率更糟糕嗎?那就是高通膨和經濟衰退,有數百萬人失業。」麻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說,「我希望你們在把美國經濟推落懸崖之前能夠三思。」而在回應另一位民主黨參議員的類似擔憂時,鮑威爾主動表示,對經濟而言,可能會出現比衰退更糟糕的結果,「然而,另一個風險是,我們將無法恢復物價穩定,我們將允許這種高通膨在我們的經濟中根深蒂固,」他說,「我們不能在這項任務上失敗。」

聯準會一位資深經濟學家21日發表的一份新研究報告認為,未來四個季度出現衰退的可能性略高於50%,未來兩年出現衰退的可能性為三分之二。這些概率上一次達成此種水準是在2019年年中,當時聯準會正從升息轉向降息。
 
 

   【資料來源:國際經貿服務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