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循環經濟大聯盟論壇南臺灣登場
發佈日期 2022.11.09
循環經濟年度盛事「2022臺灣循環經濟週系列活動」於11月3至5日在高雄登場,由經濟部統籌,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結合臺灣永續供應協會主辦之TASS 2022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舉辦「臺灣循環經濟大聯盟論壇」及「臺灣永續主題館」,齊聚產業界翹楚,全面展現循環經濟成果,深入探討循環淨零策略,搶先布局市場共創綠色商機。

臺灣循環經濟大聯盟論壇以「循環動靜整合、實踐淨零永續」為主軸,聚焦石化與高科技2大產業,全面探討循環永續策略及淨零關鍵優勢,共創臺灣2050淨零排放目標。

在論壇中,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指出,臺灣位居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須強化資源再利用創造新產業,推進傳產再升級。循環臺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則以加速循環合作共解氣候危機為題,強調臺灣應加速串聯出口國、進口國、品牌端、製造端等,以循環合作共解氣候危機。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握有永續創新做法才能帶來革新及先機,以前瞻技術強化國際連結,逐步達成減碳目標,邁向淨零與循環經濟新未來。

論壇亦邀請國內外石化大廠巴斯夫、台塑、李長榮、長春及高科技廠荷蘭公平手機品牌商Fairphone、臺灣美光、日月光、成亞及光洋科,分享以產業核心能量轉換至淨零永續,呼籲打造循環材料、設計創造循環產品,運用我國企業韌性及敏捷應變力合作布局綠色供應,以綠色轉型帶動經濟動能。

在臺灣永續主題館方面,本次集結19項技術成果,展現「在地共好」、「產業共好」、「未來共好」三大方向,以實體成果讓民眾更加了解循環經濟是淨零碳排的最佳利器!

「在地共好」以高雄為核心展現循環經濟研發成果,包括:由半導體製程的矽晶圓邊角料再製純度3N循環碳化矽粉體,轉換成4吋碳化矽晶圓承載盤;從回收鋁靶中精煉出散熱陶瓷材料-高純度氮化鋁(AlN)粉體,用於電動車能源轉換與傳輸關鍵元件上,補足國內關鍵原材料。

「產業共好」則以循環創新打造民生產品,其中循環長纖複材再製模組化牆面系統,高強度、高載重、快拆快組,可客製化讓居家裝潢環保Easy變;國內阿瘦皮鞋,以循環再生讓回收材料再生價值,提升臺灣鞋業國際競爭力;五個回收寶特瓶再製輕量化Nature ME袋我走側揹手提袋,100%臺灣製造,創新減碳製程,產品安全無毒,對人體和環境都無負擔。

「未來共好」是對準臺灣未來五至十年面臨的產業課題,高效易拆解太陽能板以易拆解創新材料與結構,估計可降低碳排50%以上;電鍍製程產出的廢水及汙泥,運用廢鍍液回收處理模組技術,可回收有價之重金屬鎳、磷化物再用於鋼鐵、瓷磚業,估算減碳效益為4,100噸CO2e/年; 二氧化碳轉化甲醇系統已與中油、中鋼合作,直接捕獲二氧化碳轉化成化工產業原料甲醇,每年將可減少210萬噸CO2e/年。
 
 
【資料來源:經濟部】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