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產品競價傾銷及越南市場搶單,讓國內紡纖廠產線稼動率下滑,以致停工損失增加;加上電價調漲,以及人力成本提升,2024年紡纖上中游廠財報顯示營業費用率提升,使得營業利益下滑。市場預期,在電價可能再度調漲、缺工及薪資上漲,以及川普關稅戰可能造成的全球供應鏈重組,國內紡纖廠2025年營運仍具挑戰,尤指中小型紡纖廠。
宏洲、宏益、南紡、力麗與集盛等2024年財報,在營業費用率提升下,本業皆出現虧損。
具聚酯、染整、紗線、成衣產業一條龍的遠東新預期,即將召開的電價費率審議、持續提升的基本工資,將增加紡纖產業2025年營運壓力。
紡紗、化纖廠南紡認為,中國大陸聚酯產能過剩持續往海外市場傾銷,越南也面臨川普「對等關稅」的壓力,加快對外搶單的力道,在在影響紡品價格和利差,2025年化纖本業的營運挑戰性增高。
酯粒市場競爭力靠量,聚酯、化纖、加工絲廠力麗直言,國內產線不可能同中國大陸比量。加工絲雖有特殊性、機能性及環保可回收,雖仍有利潤,但在稼動率不足造成的停工損失,以及持續上漲的電費、缺工造成的生產成本上揚,仍舊是2025年紡纖廠要面對的挑戰及不可確定的變數。
市場指出,中國大陸紡品全球低價傾銷,是造成2024年紡織業低迷的最大原因。雖然隨著紡纖廠逐漸調整產品結構,朝中國大陸較缺的精緻化、客製化、特殊性及環保回收等紡品生產,預期今(2025)年的產業環境會比去年改善。
不過,在全球品牌服飾廠客戶要求供應商多元基地、彈性生產和少量多樣的採購趨勢下,臺灣紡纖廠、尤其是產項多是規格化及大眾化的中小型紡纖廠,2025年營運的挑戰性將比2024年更艱困。
【資料來源:紡織產業推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