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退貨年年激增 回收拍賣成新商機
發佈日期 2024.01.12
據報導,電子商戶為了吸引消費者,往往制定寬鬆政策,讓民眾可以輕易退回不滿的商品,但也令節日購物旺季過後堆積大量包裹,業者需要處理數以十億計商品,以至於為了節省回收、重新上架的成本,59%電商會讓消費者保留被退貨物。也有商戶委託拍賣公司善後,導致新興的「逆向供應鏈」行業快速增長。

NBC新聞報道,全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預測,在剛過去的聖誕及新年節期間,總共售出約9,660億元商品,當中超過15%會被退回。市場調查公司內幕情報(Insider Intelligence)估計,2023全年的退回商品總值6,270億元,佔零售總額8.5%,金額與2020年相比上升超過26%,網購商品的退貨比率也上升至34.3%。

專門處理這方面業務的Liquidity Services公司表示,大約70%至80%的消費者不滿意商品,但真正破損的只佔少數,部分電器商品也有價值,翻新後可以轉售或以報廢零部件出售。公司副總裁雷奇茨格爾(Jeff Rechtzigel)形容,99%的回收商品可以賣出,整個行業正努力減廢,令商品無需被送往堆填區,已經成為循環經濟的重要一環。

Liquidity Services在賓州皮茨頓(Pittston)設有大型倉庫,佔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呎,處理的商品由游泳池兒童玩具到地磚、廚房水槽不等,經過分類後會放到網上拍賣,同類產品會捆綁在一起售賣,有時售價可能只有原價20%。

據悉,部分零售商會以這種方式補充貨源,也有民眾表示可以藉此生財,每星期光顧這類拍賣的話,可能以低至一折的價錢買入產品,然後在臉書、抖音(TikTok)等平台分散出售,即使標榜特價也可賺取差價利潤。市場研究發現,將轉售或再利用退貨商品的「逆向供應鏈」市場,2020年市場規模9,390億元,預期每年能以12%的速度遞增,趨勢能持續至2032年。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入口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