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關稅政策上路,衝擊美國消費者物價波動
發佈日期 2025.08.22
川普政府為振興美國製造業並促進更多外來投資,對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導致美國進口產品平均稅率升至18.6%,創下自1933年以來最高水平。白宮表示,儘管關稅收入存在不確定性,此類措施將有助於促進美國製造業增長,吸引外國投資並刺激就業。然部分批評人士警示稱,相關政策可能會推高企業成本和消費者價格。動態經濟戰略公司(Dynamic Economic Strategy)執行長John Silvia指出,自4月首次加徵關稅以來,招聘活動已開始停滯,通貨膨脹壓力上升,且主要市場房價已出現下跌。

自今年4月川普政府首次宣布關稅政策以來,針對特定國家之關稅措施雖於一週後暫停,卻仍對大多數進口商品加徵10%基礎關稅,倘各國未能及時與美達成貿易協議,則自8月1日起提高關稅。近期關稅調整包括對巴西商品徵收50%關稅、因進口俄羅斯石油而將印度關稅從25%提高至50%,以及對加拿大商品徵收35%關稅,而針對墨西哥商品關稅則因談判進展被延後執行。由於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大部分美國與墨西哥、加拿大之間的產品將免於懲罰性關稅。此外,針對特定商品關稅仍然生效,如6月宣布對進口鋁和鋼鐵加徵50%關稅、對非美國製造之電腦晶片徵收100%關稅,並指出進口藥品將繼續被課稅。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評估,自8月7日起對特定國家徵收之關稅,加上日前對鋁和鋼鐵等行業關稅,將在短期內使物價上漲1.8%,相當於每戶美國家庭收入損失約2,400美元。自2月以來,美國及全球企業面對關稅政策持續波動,尤其是汽車行業受到衝擊最為明顯,大部分車廠選擇吸收額外成本,惟如法拉利等品牌則已開始提高價格,並等待美歐貿易協議進一步明朗後進行調整。雖多數車廠目前尚未將成本轉嫁予消費者,但隨關稅影響加重,情況可能改變,通用汽車警示第三季關稅影響可能更加顯著,預計全年將承擔40億至50億美元額外成本。豐田汽車則表示因關稅影響,4月至6月之利潤下滑37%,因此下調全年財測。

預算實驗室指出,由於加徵關稅對服裝和紡織品的影響尤為明顯,消費者應準備支付更多費用於服裝和鞋類。該實驗室預測,鞋類價格將暫時上漲39%,並維持在目前水準的19%左右,而服裝價格則預計上漲37%,並保持18%左右的增幅。此外,根據無黨派機構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分析,關稅幾乎確定將推高食品價格,特別是對於香蕉及咖啡等美國本土產能需求無法滿足的產品。基金會尚指出,魚類、啤酒及烈酒的價格亦可能上漲。美國葡萄酒貿易聯盟(U.S. Wine Trade Alliance)及其他酒類貿易組織致函白宮,指出徵收15%關稅可能導致超過2.5萬個美國就業機會流失,並對該產業造成近20億美元銷售損失。

儘管多項新關稅陸續生效,惟局勢仍充滿不確定性,白宮運用1977年緊急狀態法宣布經濟緊急狀態並徵收關稅的做法面臨法律挑戰,就連包括前眾議院議長Paul Ryan在內的若干前共和黨盟友亦表達質疑,預計這場爭端最終將訴諸美國最高法院。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