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中止12項ECFA優惠關稅 石化業盼正視衝擊
發佈日期 2024.01.12
中國大陸今(2024)年1月起中止ECFA對丙烯等12項石化產品的優惠關稅。石化公會表示,對臺灣石化業發展來說,任何一項產品停產都會影響整條供應鏈,希望政府正視中國大陸相關措施對臺灣石化業的衝擊。

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去(2023)年12月21日發布公告,今(2024)年1月1日起對原產於臺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協定稅率。

石化公會表示,臺灣石化產業的發展,建立在泛中油體系與台塑體系上,並藉由上、中、下游合作生產、發揮綜效,任何一項產品停產,都會影響整條供應鏈。

石化公會指出,據統計,石化產品2022年出口金額約350億美元,其中有116億美元出口至中國大陸,占總出口量33%;ECFA早收清單中,石化產品銷往中國大陸的金額約71億美元,占早收石化品的總出口額43%,石化產品早收清單的關稅利益每年在3.2億美元至4.8億美元間。

另以2022年出口金額計算,臺灣已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貿易涵蓋率為11.06%,低於石化業主要競爭對手南韓的82.11%,及日本的62.88%,使自由貿易協定成為臺灣石化產品能否在全球貿易公平競爭的關鍵。

石化公會表示,兩岸石化產業在良好的發展基礎下共存共榮,呼籲政府認真看待兩岸經貿往來,在可協商的基礎上,積極處理與解決兩岸貿易問題,讓兩岸石化業可以本於互利發展的目標,共創新猷。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