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的隱形代價:2025世界清潔日提醒我們重新檢視消費習慣
發佈日期 2025.09.25
9月20日,全球目光將再次聚焦於世界清潔日的共同行動。這場環境運動自2018年由愛沙尼亞的非營利組織「Let’s Do It! World」發起以來,已動員來自211個國家、超過一億一千四百萬人投入行動。從城市街道到海灘、森林與河流,數百萬噸垃圾因此被清除。2024年起,世界清潔日更被聯合國正式列為國際紀念日,成為少數能從草根行動躍升至國際政策日的全球運動。

全球5%力量:翻轉紡織與時尚廢棄問題

2025年世界清潔日被視為關鍵轉折點。主辦方與聯合國共同發起「Strive for Five」倡議,目標是動員至少全球人口的5%投入行動。研究顯示,當社會中有5%的人願意採取改變,往往能引發群體行為的臨界效應,進而推動大規模轉型。因此,「Strive for Five」不僅是倡議,更是一個象徵:當數億人同時行動,全球的環境治理、消費模式與政策方向都可能被徹底改寫。

日常消費的浪費警示:衣櫃裡的隱形污染源

2025年世界清潔日的焦點是紡織與時尚廢棄物。快時尚以低價和快速上新品來贏得市場,卻在背後製造難以承受的環境代價。衣物的生產耗費大量自然資源,無論是棉花種植,或是羊毛、羊絨與皮革的取得,都對森林、土地與水資源造成巨大壓力。染色與加工過程使用的化學品,污染河川破壞生態,甚至威脅人類健康。衣物的使用壽命逐漸縮短,全球每一年有超過9,200萬噸紡織垃圾,其中大部分最終進入掩埋場或焚化爐。一件棉質T恤的生產平均需要2,700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三年的飲水量;大量衣物含有合成纖維,經過洗滌會釋放微塑膠,流入河川與海洋,加劇塑膠污染。每件被隨意丟棄的衣物,都是潛在污染源。

這樣的浪費並不限於遠方國家,也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衣櫃裡那些只穿過一次的上衣、淘汰的牛仔褲,甚至是衝動購買卻從未拆標的襯衫,最終都可能成為難以分解的垃圾。當我們追逐快速汰換的流行時,也在無形中推動地球資源的過度消耗。

小小行動,大大改變

因此,2025世界清潔日呼籲大家行動起來,並透過教育與實際行動重新檢視消費習慣。從選擇二手衣、參與衣物回收計畫,到支持永續品牌、降低不必要的購買,都是實踐「清潔」的方式。今年許多國家更將舉辦以「衣物交換」為主題的社區活動,讓「減少紡織浪費」成為全民參與的日常選項。

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中,這個運動展現難能可貴的普世力量。無論出身背景、政治立場或文化差異,人人皆能在9月20日的行動貢獻一己之力。有人上街撿拾垃圾,有人號召社區或企業響應。這些看來小小的行動,正在匯聚成全球性的集體意志。當數百萬人同時為地球而行動,那是一種宣告:我們仍有能力,透過行動去定義更乾淨、更有盼望的世界。
 
 
【資料來源: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