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勞動衝擊馬來西亞經濟與股市
發佈日期 2022.01.14
大馬銀行(AM Bank)經濟學者安東尼達斯頃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表示,大量引進廉價外勞的政策與做法,或許在短期內可大幅提升馬來西亞的生產力與競爭力;然隨著強迫勞動問題叢生,已衝擊馬國經濟,從外人直接投資(FDI)、國內產品供需,到人力資源的投資,並迫使股市崩盤,強迫勞動問題已重擊馬國經濟。

安東尼達斯續稱,強迫勞動問題首先衝擊外人直接投資、外銷訂單,進而降低國內企業生產產品與服務的需求。尤其這種奴役外勞的行為破壞了在人力資源上的投資,進而導致馬國長期處於「生產階層的最底端」,導致經濟停滯不前。

另一方面,艾芬黃氏資產管理股票策略與顧問總監顏永平指出,一再爆發的強迫勞動問題,已直接影響馬國股市的表現。

馬國政治不穩定,新冠疫情的大爆發,為2021年馬國股市表現不佳的主因,甚至讓吉隆坡富時綜合指數在過去八年間,創下6次年度下跌紀錄。從手套到棕油種植,再到電子製造服務(EMS)等科技領域,馬國企業一再爆發強迫勞動問題,已在國際投資機構間引起極大關注。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表示,勞動風險是環境、社會與監管(ESG)實踐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調查顯示,員工健康與安全,以及人權問題,是國際投資人首要關注的永續議題。

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政府養老基金,在受訪時亦強調稱,負責任投資是其投資決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基金持有逾100家馬國企業的股票。
過去兩年來,因涉嫌強迫勞動的馬國上市企業,就包括頂級手套(Top Glove)、速柏瑪(Supermax)、森那美種植集團(Sime Plantation)、FGV控股、固特異輪胎馬來西亞子公司(Goodyear Malaysia)以及開泰工業公司(ATA IMS Bhd)等。另還有數家上市企業,亦疑似存在奴役勞工問題,並處在人權專家安迪霍爾的監視範圍內。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強迫勞動指的是,任何人在受到懲罰威脅下,被迫從事任何工作或服務,但個人並未自願提供這種工作或服務。這其中的11項實踐指標,包括利用法律漏洞、限制行動,以及奴役勞動等。

據估計,目前全球約有2,500萬人正遭到強迫勞動,而大部分集中在亞太地區。
強迫勞動並非馬國獨有的問題,它亦存在東南亞鄰國間;但馬國對外勞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更受到國際輿論及媒體關注。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