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公使荒木要頃接受馬國媒體「南洋商報」專訪時表示,配合馬國向東學習政策40周年,以及馬國推動5G網路打造智慧城市,向東學習政策應升級,轉為高附加價值和高智慧的合作計畫,尤其在數位和綠色投資,以及協助馬國建立智慧城市。
荒木要公使稱,建設先進城市需要很多新科技,由於建立智慧城市是一種新趨勢,在使用數位科技方面,日本企業可提供高科技應用,例如監控系統、自動化、智慧製造等,幫助大馬實現5G系統,進行更多投資以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渠舉日立公司(Hitachi)為例,該公司在智慧製造可提供解決方案。馬國亦可借鑒日本經驗,模仿日本政府在日本啟動的工業5.0政策概念。日本智慧製造系統對馬國邁向高科技、高附加價值和高智慧產業型態將有助益,主因馬國與日本企業,包括中小企業的合作空間仍龐大。
荒木要公使盼馬國政府盡速批准「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從生產和貿易中創造巨大效益。2020年日本為馬國第四大貿易夥伴,馬國作為日本在東協出口至亞洲國家的樞紐,倘能儘速核准CPTPP,除協助日本企業產品獲利外,並可剌激日本企業增加對馬國的投資與出口。
日本松下(Panosonic)等日本企業皆期盼馬國政府盡速批准CPTPP,以出口更多產品至海外國家,尤其歐洲。儘管面臨新冠疫情挑戰,以及供應鏈及輸送系統受到干擾,然日本企業將繼續增加對馬國的製造、零售、物流、數位、能源及航太等產業之投資。
根據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統計數據顯示,自1980年至2021年上半年,日本對馬國的製造業投資額高達1,113.09億馬幣(約344.8億美元),為馬國第三大外人直接投資國家。目前共有1,500家日本企業在馬國營運,僅在製造業就僱用47萬名員工。
馬國市場雖較印尼與泰國小,然人均所得水準頗高,且掌握多種語言優勢,有利於日本企業的投資。在製造業方面,DENSO宣布投資1.6億馬幣(約3,810萬美元)以擴充在雪蘭莪州的半導體產能。豐田汽車宣布將增加2.7億馬幣(約6,429萬美元)投資,以擴充營運和設施,包括推薦新科技推動的混合電動車。其他日本企業則投資醫療保健設備。
日本汽車製造商,例如豐田與本田汽車公司,無法單獨生產他們的汽車,因其汽車零組件須自馬國、泰國及印尼進口,新冠疫情造成的封鎖,擾亂了配銷與物流運作。日本企業將推出新策略,包括多元化配銷網路、採購網路以及儲存網路等以解決配銷和物流問題。馬國可透過生產高端汽車零組件,諸如晶片等來發揮作用。
荒木要另稱,在馬國政府實施向東學習政策40年後,日本在馬國的投資亦應該升級,以前是投資製造業,現在應該轉型進入高附加價值、高科技、使用數位化及綠色產業。馬國已不再是廉價勞動力的國家,除新加坡與汶萊外,馬國國民平均所得水準為東協最高的國家之一,亦擁有許多熟練員工。
日本企業亦積極尋找在綠色產業的投資機會,碳中和是全球的趨勢,具有巨大發展和創富空間。馬國已宣布新策略,日本企業在綠色產業的投資可能性很大。馬國大部分汽車為燃油汽車,而不是混合動力或電動汽車。這將為日本創造更多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或氫燃料電池汽車。馬國政府建立整個設施,例如充電站,需要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來支援。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