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近日將展開實質談判,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顏慧欣今(17)日表示,這一倡議是拜登政府雙邊方案最佳級別。同時,當前經貿聯盟組成的基礎不再是關稅高低,安全、民主與市場經濟是最重要考量,符合臺灣優勢與利益。
顏慧欣也指出,「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代表的是臺灣在美國心中的轉捩點,也是臺美FTA拼圖的第一步,臺灣將有機會和空間針對新規則表示意見,建議國內也要表現心態,政府各單位和部門間也要盡速形成共識。但,臺灣技術防火牆要做好起碼的保護,有很多進一步可以發展的商機。
此外,顏慧欣並建議,臺灣也可運用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與其他重要夥伴推動「迷你21世紀倡議」,奠定未來FTA基礎。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舉行「2022年當前國際經貿新情勢研討會」,顏慧欣在主題演講談及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真實意義,與未來臺美經濟合作方向。
顏慧欣指出,現在臺灣跟美國關係不可同日而語,21世紀貿易倡議是臺灣在美國心中地位的轉捩點,她表示,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拜登政府在雙邊架構下提供的最佳方案,其涉及內容與美國和歐盟、英國正在談的「美歐貿易與科技委員會」(TTC)、「未來跨大西洋貿易對話」,大致上雷同。從拜登政府與歐盟、英國的互動,可看出美方先不尋求FTA,但是用其他方式維持雙邊貿易熱度,類似於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
顏慧欣認為,就長遠來看,21世紀貿易倡議可以看作是臺美完成FTA(自由貿易協定)或BTA(雙邊貿易協定)的前奏曲;臺灣雖不在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名單內,但倡議加上現在兩國既有的夥伴對話、投資合作架構,整個構築起來相當於IPEF。顏慧欣表示,臺灣有機會透過臺美的新互動模式,嫁接未來加入IPEF的基礎。
不過,顏慧欣也提醒,臺灣在保護尖端技術上也要到位,接下來面對的世界,可能是兩套系統、涇渭分明,臺灣不論是要站在美國還是中國大陸陣營,防火牆都要建好,避免人才外流。開發商機之際,臺灣政府也要確保臺灣業者與產品受到公平待遇,確保美國晶片法給予本外國企業的補助,一視同仁,避免美國Intel半導體民族主義發酵。
【資料來源:國際經貿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