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當前製造業回流趨勢
發佈日期 2023.10.24
製造業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各國產業升級必經的過程。多年來,不少企業在比較利益的考量下,紛紛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建立生產據點。此舉除了提供這些開發中國家大量工作機會外,也間接帶動其經濟發展。然而,歷經COVID-19疫情導致的斷鏈,以及俄烏戰爭引發的地緣政治不穩定等因素後,各國逐漸意識到供應鏈自主的重要性,並祭出一系列產業政策,吸引製造業回流。

華府透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和《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投入約1兆美元重資,意圖重建美國製造動能;北京當局也推出「中國大陸製造2025」戰略,期望強化該國在全球製造的主導力;印度則希望透過「印度製造」方針,將該國工業的經濟價值,於2025年提高到GDP的25%。此外,不少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新興國家如印尼,也正禁止原物料出口,以促進本國工業發展。

正當各國如火如荼地投下巨資,希望重振國內製造業時,《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認為如今全球工業的發展條件及優勢,已和過往大相逕庭,各國應重新思考是否需持續注資吸引回流。

目前主流經濟學的觀點咸信,製造業可提供大量就業機會,進而造就更多中產階級;一個中產階級占多數的國家,就會是一個富裕與穩定的國家。而且,製造業亦可提升創新動能。更重要的是,美中科技競爭已促使全球思考供應鏈韌性,並追求回流或友岸生產。不過,縱使發展製造業有不少益處,但《經濟學人》認為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益處將逐漸減少,尤其是在新增工作機會方面。在一些富裕國家中,人們往往更願意花費在優質服務上,而非一般產品。此外,製造業的薪資溢酬正急劇下降。美國的生產勞工工資相比服務業勞工低5%,而且在全球智慧製造與人工智慧技術不段提升的當下,自動化工廠已成為不可逆的潮流。而這就意味著未來工廠對人力的需求將逐漸縮減,製造業能提供的就業機會大幅下降。福特汽車(Ford)在德國的電動車廠廠房產線,大都已全面自動化。廠內的組裝機器人也能自行監控,人力需求因此已極端精簡。

另一方面,《經濟學人》表示,現今製造業的重點已不再是商品製造,而是商品賣出後的附加服務。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的數據,近數十年來,對應製造業而起的服務,在全球產出的比例不斷增長,組裝產品已不再是企業獲利的唯一模式。博世(Bosch)的感測器全球聞名,但這家德國科技公司還會提供與其產品相關的軟體和服務,例如全天候監控感應器指向的產品。這些服務的設計,均是根據客戶需求量身訂製。這些服務增加了公司利得,但卻降低了公司聘僱人力進行生產的必要。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相關研究也指出,即便美國政府透過稅收和補貼將勞動力轉向具規模經濟的製造業,但這波製造業回流,應該僅能帶來一次性約1~3%的GDP成長。而且,該研究也證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國家中,製造業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比例甚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自2000年後,許多國家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產值成長差距已逐漸縮小。而在中國大陸和印度,這種趨勢更是反轉,服務業產值成長更快。

不過,雖然製造業今日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如以往,但仍具有高度發展潛力,尤其是綠色工業。在淨零碳排趨勢中,各國紛紛追求綠色轉型,以往依賴石化燃料的設備將被逐漸替換,包括飛機、暖氣系統、發電廠和車輛等。此外,全球的電網也需持續升級,以應對波動性強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另一方面,關鍵礦物開發也是深具價值的領域。隨著電動車日益興起,未來全球對電池技術、原物料等需求勢必也會因此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地緣政治緊張所引發的不確定性,也是促使各國重振國內製造業的主因之一。在歷經COVID-19大流行、醫療物資短缺、晶片缺貨等事件後,各國開始意識到供應鏈的脆弱。加上俄羅斯中斷天然氣供應後,對歐洲國家而言,更能體會到經濟過度依賴單一國家的隱藏風險。然而,《經濟學人》就認為,市場能夠自然適應,企業也會尋求其他替代方案。當政府正增加國內生產,以減少對外國的經濟依賴時,過度強調自給自足,反而會使國家更容易受到衝擊影響。因為振興本土生產意味著將著重依靠國內勞動力和消費市場,當國內經濟產生內生性的變因時,企業反而缺乏國際連帶可能有的彈性,無法藉國際互動來分散風險。

但對許多國家而言,強調製造業回流的政策目的並不在於經濟效益而是在於政治考量。《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就指出,2000年,中國大陸加入WTO後,快速成為世界工廠,使得美國國內製造業銳減。拜登的「再工業化」政策,主要就是要為美國工人找回工作,接下來才是維持美國在技術研發的領先地位。同理,歐盟對中國大陸電動車產業的反補貼調查,某種程度上也是建立在對國內產業界負責的政治考量,而不是建立在對消費者的比較利益之上。因為汽車工業是歐洲最重要的製造業,尤其德國又是重中之重。所以中國大陸在電池、稀土與電動車技術的精進,已經讓中國大陸電動車品牌在全球攻城掠地,進而蠶食歐洲在全球汽車產業的優勢。

但即便如此,外界對歐盟的保護措施仍持保守態度。主要是因為,歐洲的電動車生產仍需依賴中國大陸(如電池和關鍵礦物)。其次,中國大陸也是賓士(Benz)、福斯(Volkswagen)最大的出口市場。倘若歐洲對中國大陸電動車課徵高額關稅,北京當局勢必也會採取反制手段,這無疑會為歐盟汽車業發展的困境雪上加霜。
 
 

  
  【資料來源:國際經貿服務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