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架構待重整
發佈日期 2022.03.31
俄烏衝突發生後,檯面上政治軍事的對撼,顯示全球的權力出現衝突,全球經濟體系的矛盾也凸顯出來,未來經濟的競爭及合作發展到另一個層次時,其架構將面臨怎樣的重組,將影響到全球的格局。

儘管西方仍然足夠強大,或可在新的全球經濟體系扮演重要角色,但不可諱言地,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重要性也逐年增強,甚至在未來衍生的新危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新冠疫情產生的供應鏈危機即是一例。

根據美國《財富雜誌》及澳洲外交事務智庫組織「洛伊研究所」引用的數據,到二○三○年,全球最大的五個經濟體將是:中國大陸、美國、印度、日本和印尼;到二○五○年,日本可能從前五名脫隊,最可能取而代之的是巴西。果真如此,「金磚國家」經濟的話語權將更有底氣,能與美國代表的西方世界抗衡。那麼這幾個國家近期在國際局勢中的外交經濟態度如何呢?

印度雖然被美國極力拉攏合作的對象,但在俄烏之爭中,印度在近期聯合國提出的所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議案中投了棄權票,令西方國家倍感意外。事實上自從本月初以來,印度已經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倍,此舉除了出於經濟考量之外,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

同樣地處亞洲的印尼,多年來顯著加強與俄羅斯的經濟和國防關係。印尼外交部表示,「印尼不把俄羅斯視為全球政治的威脅,也不把俄羅斯視為敵人;不會盲目追隨另一個國家採取的措施」。

至於巴西,現任總統總統博索納羅二月飛往俄羅斯,與總統普京會談,雙方一致表示致力於建立一個以國際法為基礎、以聯合國為中心進行協調的多極世界秩序;該國今年十月總統大選最有機會勝出的候選人(前總統)達席爾瓦目前表示,如果當選不會走上意識形態之爭,而以務實路線施政,並將採取平衡策略。他過去的外長更表示,達席爾瓦一旦當選,將大幅改善對外關係,包括中國大陸在內。

中國大陸則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基礎,也支持全球經濟體系,並與西方接觸,努力重組該體系。接下來西方如何回應,將使得全球經濟架構的改革成為越來越難以忽視的焦點。

目前的國際經濟架構是自二戰之後,由美國和英國主導建立。經過四分之三世紀之後,世界發生大幅的變化,尤其在疫情及俄烏戰事之後,增加不安定因素。有評論家指出,務實來看,西方或許到了考慮改革經濟框架的時候,否則代價將遠高於失去影響力的代價。

新興國家和發展中經濟體與西方控制下現有的體制一旦出現變化,雙方如何互動?西方是否願意理解並接納其它國家擁有不同的價值體系,當時間的沙漏從量變產生質變時,各方是否準備好,影響到下一世代的新局。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入口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