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媒體專刊報導,日本2023年春季勞資薪資協商攻勢中,預計工資將上漲近3%,為1997年以來最大漲幅。各界關切是否日本經濟「停滯30年」的結構將產生變化,以及企業正接受考驗是否具有持續調薪以爭取與確保人才的競爭能力。
自200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生產力持續下降,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所長深尾京司表示,「現在投資機會就在日本,企業如果不能留住人才將會後悔」。雖然海外經濟不景氣,但日本國內需求相對強勁,所以勞力缺乏嚴重。政府要求提高工資,是因物價高漲希望企業吸收對國民生活造成之打擊,但對全球企業而言,更有必要將較海外低廉的國內工資提高。
擁有優衣庫品牌的Fast Retailing宣布將應屆畢業生月起薪從25.5萬日圓提高到30萬日圓,並增加15%人事費用,對於全球企業而言,透過縮小海內外工資差距來取得人才是必要的。
海內外工資差距突然成為話題,熊本就是一個例子,全球最大半導體的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新廠錄取的應屆畢業生以28萬日圓起薪,而熊本縣技術相關科系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僅為20萬日圓左右,周邊企業擔憂人才流失。
另外,大企業開始檢視工資表,進行人事制度改革,根據能力和成績支付工資。許多企業都降低依年資給薪的比率,依工作責任大小提高工資比例。企業導入數位化的投資也逐漸增加,藉由數位化等方式取代人力,提高生產效率。
這次加薪是否將成為打破「停滯30年」的契機呢?SOMPO研究所依據分析結果表示,「小型企業煩惱勞動力不足,但物價高漲卻負擔不起調漲薪資。大型企業也擔心下半年海外經濟情勢會進一步惡化,因此目前還不清楚2024年度是否可以維持加薪」。
根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彙總33位經濟學家的預測結果,2023年春季工資成長幅度為2.85%,高於去年的2.2%,這是1997年以最高紀錄。其中1.78%是定期加薪。退休人員被新員工所取代,員工在公司的平均年資僅增加一年,總人事費用增加1.08%。其結論是實際增加的工資並不足以彌補物價上漲。若像Fast Retailing這樣的企業透過經營改革來提高生產率,並實現大幅加薪,期待其效果可擴展到其他公司。尤其各行業都在尋找電子數位技術等高度專業人材,人材取得的競爭情形已從國內業界轉變為全球競爭。
政府在負責審查勞工條例與措施上也應相應調整,增加勞動市場的流動性。例如,改善目前全職和非全職員工在工作條件和待遇上存在顯著差異之情形。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所長深尾京司分析,2010年代日本生產率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女性和老年人等低工資的非正職勞工增加。「岸田政府主張重新培養人才,但若不能重視非全職勞工,將很難提高生產力,整體工資水準也不會增加」。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