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預見運動服裝及鞋類產業的持續成長和兩極分化
發佈日期 2022.01.26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為世界體育用品工業聯合會(WFSGI)進行的調查顯示,運動服裝及鞋類產業間的差距將持續擴大;該調查另強調部份關鍵趨勢。調查結果已於1月25日的線上研討會上分享*。
 
根據麥肯錫表示,該產業估計於2021年成長約14%,恢復至2019年98%的水準;其中在中國大陸成長23%,在美國成長15%。該成長率超過2015年至2019年平均成長率的兩倍。
 
2022年及未來幾年的前景依然樂觀。麥肯錫預估,至2025年,運動服裝及鞋類市場的年成長率分別將達8%至10%,自2021年的2.95億歐元增加至2025年的3.95億歐元。
 
麥肯錫研究顯示,由於遠距工作有利運動休閒,加上健康的考量,相較外表,人們越來越希望能保持體態,因此運動服裝及運動鞋的總體銷售表現,優於其他消費品;此情況使得人們偏好有氧運動,包括:跑步及騎自行車。隨中國大陸和印度等新興市場,以及美國等成熟市場中產階級的發展,這趨勢必將在全球持續蔓延。
 
在COVID-19疫情前,大多運動服裝及鞋類產業的上市公司之營業利潤率,落於8%至15%,年銷售額的成長介於5%至10%。去(2021)年,許多該產業的銷售及營業利潤已恢復至疫情前的水準,並提高市場份額;但其他企業未有如此表現。部份小而靈活的高利潤公司與其他較大的企業,獲得高於平均水準的成績,其較發展自身的「直接面向消費者」(Direct to Customers, DTC)行銷模式及全通路零售模式,並提供更加永續且耐用的產品。
 
於1月19日的線上新聞發布會上,麥肯錫負責研究歐洲體育用品業務的Alexander Thiel表示,COVID-19加速這些趨勢,且可能導致部份企業收購已開發上述模式的小型初創企業。
 
渠指出,永續發展已為「當務之急,而非選擇」,因65%的消費者傾向未來購買更耐用的產品。然而,除非要求雜貨商店貼上標籤,否則消費者可能難以判斷產品是否具永續性。
 
Alexander Thiel亦補充,運用社交媒體及社交商務,已成為該產業的「絕對趨勢」,尤其在中國大陸。在此影響下,行銷標的已自團體轉變為個人;麥肯錫研究表明,60%的社交媒體用戶樂意接受購買建議。
 
另一方面,70%的產業高層主管表示,預計目前的供應情況,即將與需求失衡;包括:棉花及再生材料等原材料的成本增加,價格上漲將無法避免。
 
WFSGI已於1月25日提供完整的64頁報告,除包含其他數據及預測外,另有採訪adidas執行長Kasper Rorsted、On Running聯合創辧人David Alleman、Signa Sports United首席策略長Philipp Rossner、Nike基金會總裁Jorge Casimiro及社會與社區影響副總裁Caitlin Morris、Intersport International Corp.(IIC)執行長Steve Evers與首席零售長Mateja Jesenek,以及New Balance策略採購及品質副總裁Duncan Scott等內容。
 
 
註:更多有關2022年1月25日舉辦的「Sporting Goods 2022 – The New Normal is here」網路研討會報導,請上本會《紡織月刊》網站查詢(部份文章僅提供VIP會員觀看),網址:https://www.textilemonthly.com.tw/。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