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 加速減碳進程
發佈日期 2023.06.14
臺灣當局透過開徵碳費及成立碳權交易所等措施,鼓勵產業廠商積極減碳減排,與世界趨勢保持同步,並推動臺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

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為響應全球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願景,各地政府都已展開具體行動,例如歐洲議會在4月18日通過就碳進口稅立法,成為全球首例,將自2026年起對進口歐盟的高碳排商品開徵碳稅。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則在4月12日公布車輛廢氣排放新規定,收緊對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限制,預期有助於2030年之前實現將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少50%的目標。

臺灣方面,為及早達成「2050淨零排放」,當局在4月19日宣布,將會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最快今年7月掛牌運作。

因應全球氣候變化,各地紛紛制訂減碳目標和計劃,其中又以歐盟行動最為積極,除了對歐盟本身的產業制訂嚴格的碳排放標準之外,也要求輸入歐盟產品的生產過程必須比照歐盟的減碳標準。歐盟是全球重要市場,對輸入產品的碳排要求勢將影響世界各地廠商,因此全球產業均非常關注歐洲議會通過為碳進口稅立法的議案。

臺灣產業以出口為導向,當中資訊科技產品(包括半導體)、機械、鋼鐵、石化、自行車等,皆屬大宗出口貿易商品,在歐美市場佔有一定地位。在2022年,美國和歐盟分別是臺灣第三和第四大出口市場,佔臺灣出口比重的15.7%和7.3%。為維持相關商品在當地的市佔率,臺灣業者必須嚴格遵守當地的環保法規,以及減碳方面的生產標準。

臺灣在今年2月15日公布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透過開徵碳費,促使企業減碳,推動臺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當局預定在2024年下半年開徵碳費,臺灣環境保護署(環保署)估算,將有超過500家廠商會被納入為徵費對象。

徵收碳費必須首先進行碳盤查。臺灣環保署已公告指定的碳盤查對象,首批為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以及全廠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5,00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排碳大戶。

隨著碳定價時代來臨,徵收碳費將成為全球趨勢,難免對企業造成衝擊,因此「碳權」應運而生,也促使臺灣成立碳權交易所。

1997年《京都議定書》通過後,碳權成為可交易產品。碳權指的是「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不同國家或地區會制訂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企業排碳量若超過規定配額,就需要在交易市場上購買碳權;反過來說,若企業有多餘配額,也可在交易市場上出售,藉此獲得「碳權交易」的營收。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0個國家及區域設置碳權交易所,較知名者包括新加坡的AirCarbon Exchange(ACX)、瑞士的Toucan Protocol、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Carbon Trade Exchange(CTX),以及總部設在美國三藩市的Xpansiv。

根據有關當局的規劃,臺灣碳權交易所將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與一項發展基金共同出資成立,預計在2023年中完成設立登記,後續將配合環保署建置交易平台,逐步完備碳交易機制。臺灣碳權交易所初期交易項目將以境外碳權為主,協助臺灣廠商滿足國際規範條件。而臺灣本地碳權則因涉及《氣候變遷因應法》子法,最快2024年才能展開相關交易。

另外,由於歐盟將在2023年10月試行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CBAM),並預計在2026年正式實施,臺灣廠商應會受到影響。臺灣當局持續協助企業強化碳盤查、碳產品含量計算輔導等申報碳排放量事宜,同時採取「以大帶小」模式,推動供應鏈低碳轉型;另一方面又積極與歐盟協商碳費抵減問題,協助廠商符合CBAM規範。

臺灣碳權交易所的成立,對於苦思如何應對全球減碳目標和碳邊境課稅等問題的廠商來說,具有激勵作用,特別是已提早布局、擁有碳權益交易資格的廠商,近期在資本市場更容易獲得投資者支持。

當地投資界人士認為,碳權涉及的產業和廠商範圍廣泛,其中台積電、台泥、中鋼、台塑等大型廠商近年大舉植樹造林,手中都有碳權交易籌碼。另外,造紙、水力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太陽能等領域,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多家手握碳權、碳匯的臺灣造紙業者,預料可因碳權交易所的設立而受惠。其中,正隆是臺灣首家取得國際碳權交易資格的企業,已註冊79,000公噸碳權,可進行增量抵換交易。永豐餘集團旗下的中華紙漿公司,從造林到造紙形成固碳產業鏈,在兩岸植林逾30,000公頃,擁有大量森林與土壤碳匯潛力,可扣抵碳權價值。
 
 
【資料來源:香港貿易發展局】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