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健康保險為強制性全民參與制度,九成人口都參加了是項公保系統,其餘一成則選擇私人納保。去(2023)年德國有96家公保業者以及41家私人健康保險公司。基於市場機制,各類納保人都可自由選擇業者。健保公司自然希望見到醫療市場上能有針對性的預防醫學、精確有效的治療方式,以此早期檢查或監測出慢性病,以期降低醫保給付成本。
醫保系統的數位化轉型正是現在進行式,德國是歐洲最大的醫療保健市場,因此成為許多國際公司擴大業務的首選之地。相關的主題與產品包括:行動醫療、行動IT、無線技術應用(無線、藍牙、W-LAN)的穿戴式科技裝置、智慧紡織品,以及涵蓋在遠距醫療項下的遠距遙控監測以及遠距資訊處理-即時傳輸系統、電子病人檔案/數位病人檔案等領域。德國的數位醫療法案(DVG)已為數位醫療應用奠下發展空間,高達7,300萬德國受保人目前已可採用電子處方箋、自行申請電子病歷,並從保險業者全數或優惠給付的數位健康應用程式與健康載具中得利。
德國有1,800多家醫院,擁有近50萬張床位,其中不包括復健或老年護理機構。近年隨著小型綜合醫院倒閉,或與其他醫院合併以提高收益,德國醫院的總數正在下降。醫療保健業長期面臨專業人力缺乏的困境,也是德國不得不進行各項數位化應用的原因。聊天機器人等部分的應用程序,雖仍處於實際使用的起步階段,但在遠距醫療、電子醫療應用程式,以及穿戴式裝置的IT領域上,各類電子醫療及健康載具在德國的應用情況已相當廣泛,適足以幫助醫護人員更有效率地工作。
【資料來源:台灣經貿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