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英國通訊報(The Telegraph)及Politico報導,儘管英國政府已就如何免徵關稅與美國展開談判,但即使美國免除對英國的關稅,貿易戰的影響仍將波及英國產業。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稍早宣布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徵收25% 關稅,同時也將中國大陸商品的關稅從 10% 提高到 20%,英國財政部長Reeves於 3月4日出席英國製造商協會(Make UK)舉辦的全國製造業大會時表示,即便英美達成貿易協議,美國與盟國的貿易戰仍會對英國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如國內GDP成長緩慢、通膨上升等,外國出口商(主要是中國大陸)將競相拋售在美國不再具競爭力的庫存,可能會削弱英國生產商的競爭力。此外,美國預計下周開始對英國出口的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關稅,而對英國商品徵收的對等關稅預計將於4月開始。在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前,英國首相Starmer 承諾在 2027 年前將國防支出提升至英國 GDP的 2.5%,作為談判籌碼,該財長表示,政府將確保國防開支的增長能直接惠及英國的勞動市場與國內產業,並承諾簡化國防採購流程,包括審查單一來源合約規則,並強調國家安全是經濟成長的基石。
英國是西方為數不多可以免關稅向中國大陸銷售電動車(其經濟戰略的重要支柱)的地方之一,惟美國不太可能樂見英國與中國大陸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有鑑於川普的關稅政策只是一個談判工具,其可能要求英國與歐盟參與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作為免徵關稅的條件之一。此外,英國政府也可能面臨國內產業的壓力,因中國大陸生產成本較低,導致英國製造商在價格上難以與中國大陸電動車競爭。
另一方面,倘對美國的出口變得更加昂貴歐盟製造商亦可能向英國傾銷大量貨物。2023年,歐盟向美國出口的價值4,980億歐元的商品中,有2,080億歐元是機械和運輸設備,其中包括價值540億歐元的汽車。貨物傾銷導致的進口價格下降將導致英國經濟成長放緩,並將促使央行經濟成長預測,同時,關稅威脅亦將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企業擱置投資決策。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