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Schroders)和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研究報告顯示,至2030年,極端高溫和水患可能導致亞洲四個國家服飾出口減少650億美元,因勞工在高溫下工作不易,工廠恐被迫關閉。
研究顯示,針對四個國家(孟加拉、柬埔寨、巴基斯坦和越南),六家未具名的全球服飾品牌供應鏈營運進行詳細調查,發現六家企業均將受到實質損害。其中一個品牌表示,這可能占集團年度營運利潤的5%。
康乃爾全球勞工研究所執行董事Jason Judd表示:「我們接觸的供應商及買家,沒有一家企業對高溫和水患這兩個問題有所警覺。」
Judd表示:「服飾業對於氣候的因應之策,主要集中減緩排放和回收,對於水患和高溫因應趨近於零。」
在全球暖化氣候中,了解與氣候相關的物理風險對企業至關重要,但此過程處於初步階段,鮮少有企業能提供足夠訊息,亦無投資者進行適當評估。
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永續投資研究負責人Angus Bauer表示:「關於這方面的數據非常有限,部份服飾品牌並未公開其供應商工廠位置。」,「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管理超過7,000億英鎊(8,740億美元)的資產,將加強企業訊息披露且進行密切互動,呼籲企業與供應商及政策制定者合作,制定考量對勞工影響的適應策略。」
研究人員利用預測數據,分析未來高溫和洪水發生情形,以估計在氣候適應和高溫、洪水兩種情境下可能發生的情況。
在第二種情境下,勞工將更容易遭受”熱應力”,隨著全球濕度溫度上升,該指標測量熱度和濕度,勞工的工作效率將導致下滑。
在這四個國家,洪水也將迫使工廠停工,這些國家佔全球服飾出口18%,服飾和鞋類工廠雇用約1,060萬名勞工。
研究發現,預期整體生產力下降將導致2025年至2030年之間,收入減少650億美元,相當於下降22%,且將減少95萬個工作機會,至2050年,出口收入減少將達68.6%,並且將減少864萬個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