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降低與中國大陸的經濟互賴,美國正採取數項措施實現「去風險化」(de-risking),包括擴大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和貿易限制、加強對外資的審查,以及針對關鍵產品、技術進行出口管制。此外,為了因應中國大陸的低價傾銷,白宮也在今(2024)年8月提升中國大陸的電動車關稅至100%,同時也大幅調升其太陽能電池、特定鋼鋁產品和關鍵礦物等產品的關稅。基於美中多年的經貿鏈結,華府深知短期內要和中國大陸進行經濟脫鉤(de-coupling),不但成本高昂且難以實現。因此,拜登採取「小院高牆」戰略,對中國大陸的電動車、晶片等高科技產品,課徵高額關稅,以此保護美國本土產業發展。雖然華府對華的經濟圍堵策略看似無懈可擊,但中國大陸近年不斷提升對墨西哥、加拿大等國的投資與貿易,並擴大對兩國出口,期望透過墨、加輾轉進入美國市場,規避美國對華堅實的關稅壁壘,這導致拜登對華的關稅措施出現了重大漏洞。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建議,美、墨、加應整合其對華政策,並制定一套更全面、一致性的策略,降低來自中國大陸的經濟風險。否則,美國現行所採取的對華限制,未來恐將走向更孤立,並錯失進一步加強北美經貿鏈結的機會。
在《美墨加協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的經貿整合下,墨西哥利用其充沛的勞動力等生產優勢,結合美、加龐大的消費市場,在北美地區形成一道完整的供應鏈。據相關統計,這三國每年的貿易額超過1.8兆美元,涉及約1,700萬個工作機會。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別有75%和近80%的出口都是輸往美國。因此,北美三國擁有高度互賴的供應鏈,尤其在汽車、醫療設備、資訊科技、醫藥、化工等多個產業。如今,美國正致力限制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和投資,然而,加拿大和墨西哥卻未採取類似的措施。例如,墨西哥目前並未制定對外資的審查機制。此外,加拿大和墨西哥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的關稅也普遍低於美國。這些對華貿易政策差異,正不斷加深《美墨加協定》成員間的經濟矛盾,導致美國為減少中國大陸進入其市場和技術而採取的種種限制措施,很可能都會被中國大陸利用墨西哥和加拿大做為跳板來進入美國市場。以電動車為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指出,墨西哥經濟部表示,中國大陸是墨西哥最大的汽車供應國,去(2023)年,中國大陸向墨國出口的汽車總值就達到了46億美元。此外,中國大陸的車商也不斷擴大在墨國的投資,包括比亞迪等中國大陸電動車製造商一直在墨西哥尋找設廠據點,期望就近輸往美國市場。華府官員擔憂,這可能會造成美國對華限制的破口,從而讓中國大陸汽車製造商規避出口管制進入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分析,如果中國大陸在墨西哥生產的電動車符合《美墨加協定》的原產地規則、區域鋼鐵和薪資標準等條件,這些電動車將能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並有機會獲得《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的稅收優惠。儘管上述條件都不符合,中國大陸的車商仍可從墨西哥向美國出口電動車,並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最惠國稅率支付2.5%的進口關稅,這遠低於美國直接對自中國大陸進口的電動車徵收的100%關稅。
為了防止中國大陸利用墨、加兩國規避美國的經貿限制,布魯金斯研究所建議,美墨加一方面應善用其深厚的汽車供應鏈,結合《美墨加協定》的規範,發展北美電動車產業;另一方面,則是加速開採加、墨的關鍵礦產,擴大稀土供應來源,並建立電池製造設施。同時,為了維護北美電動車產業的發展,美墨加應檢視彼此在對華經濟政策上的差異,並整合一套完整且一致性的機制。值得一提的是,《美墨加協定》成員已在5月的自由貿易委員會(Free Trade Commission, FTC)年度大會上,達成三大合作共識。首先,在應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尤其是中國大陸)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三國將會共同制定對策,以確保區域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不會被來自中國大陸高額補貼的電動車及零組件進口所影響。其次,成員國也強化了貿易應變機制,以降低未來因疫情、地緣政治造成貿易中斷的衝擊,強化北美的集體經濟安全。最後,為防止進口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美國已對此設立專法,未來也會提升成員國供應鏈的透明度,以維護全球勞工權益。
布魯金斯研究所認為,深化美、墨、加在對華政策上的合作是確保《美墨加協定》及其促進的開放貿易和投資體系,對抗中國大陸經濟競爭的關鍵做法,這可藉由政府帶動產業界展開各項合作。舉例而言,三國可先檢視彼此的對華經濟政策,找出各方的差異性,並設法補其不足,降低中國大陸利用其他成員國進入各自市場的風險,尤其是電動車、晶片等關鍵產品。《美國之音》(VOA)指出,美國和墨西哥在今年7月實施更嚴格的鋼、鋁進口規定,以防止中國大陸商品規避關稅。該規定指出,墨西哥將要求進口商提供產品原產地資訊,欲輸往美國的鋼鐵,只有在當地、美國或加拿大熔化和澆注才能享有免稅優惠,若不符合上述標準進口的鋼鐵將面臨25%的關稅,鋁則將面臨10%的關稅。白宮表示,此舉旨在防止中國大陸在產能過剩下,以不公平的價格衝擊全球市場。同時也修復了美、墨、加經貿的漏洞,未來將能降低中國大陸等國利用此來規避美國的關稅,加強北美鋼鐵和鋁的供應鏈。
【資料來源:國際經貿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