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紡織業動蕩引連鎖反應
發佈日期 2023.11.29
孟加拉《曙光報》報導稱,該國紡織工人舉行示威遊行,封鎖了首都達卡市區的部分街道,要求提高最低工資。孟加拉紡織工人的示威活動已持續了幾周。在10月22日的工資委員會會議上,工人代表提議將最低工資提高為20,393塔卡(1塔卡約0.065元人民幣),而企業主則僅願將最低工資定為10,400塔卡。勞資分歧嚴重引發了後續一系列的抗議活動。該國官員稱,因為罷工,紡織製造商「無限期」關閉了約150家工廠。

瞭解當地情況的中企人士近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孟加拉這次的紡織業工人抗議活動不能算暴動,因為該國每次大選前都會出現一波漲薪潮。罷工工人比較溫和,一般不攻擊工廠,而且罷工出現的區域基本上集中在非經濟區,出口加工區較少受到影響,孟加拉整體安全仍在可控制情況內。

孟加拉是世界第二大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對其經濟增長、就業和外匯收入有著重要推動作用。該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紡織業生產產值占孟加拉GDP總值的13%以上。但孟加拉400萬紡織工人中有許多人處境艱難,尤其大部分女性工人,她們最低月薪僅為8,300塔卡左右。

低廉的工作力成本、政府對紡織業的政策扶持等因素,説明孟加拉建立起強大的紡織生產線和供應鏈,但該國紡織業仍面臨著重重挑戰。在孟加拉做紡織服裝生意的中國大陸業者表示,近年來,孟加拉的工作力成本有所上漲,漲幅高於其他南亞和東南亞國家。若此次達成調薪協定,孟加拉紡織業的工作力成本優勢將被削弱。在東南亞和南亞的紡織服裝業中,存在一定的「鄙視鏈」,一些國家被認為在產業價值鏈中處於較高的位置,而另外一些國家則被視為相對低端。孟加拉的紡織業主要依賴於低成本工作力,但外界聲稱,該國已從相對較低端往中高端升級,在“鄙視鏈”中處於中游水準。

此外,孟加拉基礎設施薄弱,很多原料依賴進口,進一步推高了紡織的生產成本。孟加拉95%的紡織工業用棉、80%的織布用紗和70%多的印染用坯布都需要進口,而該國水電氣供應、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薄弱,從達卡內陸集裝箱碼頭發送一個20英尺的集裝箱至吉大港,最少需要花費250美元,耗時30個小時以上。

成本升高、工人抗議可能引發孟加拉的紡織業外流,但業者認為,產業迴流到中國大陸的可能性低。若孟加拉紡織業遇到嚴重問題,其他東南亞、南亞國家可能會成為替代選擇,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國家在紡織製造方面也有競爭力。 全球化的趨勢和供應鏈多元化的戰略可能使國際品牌分散到其他地區,選擇更為穩定的生產基地。

中國大陸國際問題研究員黃東日表示,以紡織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回流中國大陸的可能性不大。中國大陸紡織企業外遷東南亞、南亞的重要因素,是規避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黃東日認為,美國的貿易大棒仍在中國大陸頭上揮舞,目前看這些大棒還沒真正砸到承接中國大陸企業的東南亞、南亞國家頭上,所以出口美國的紡織品,從這些地區出口目前看還是一個比較安全的途徑。

儘管越南、孟加拉等國的工作力成本在上漲,但實際上,成本並不是中企投資要考慮的首要因素。黃東日表示,在接觸大量在東南亞投資的中國大陸製造業企業後,中國大陸企業家都表示,東南亞工人的熟練程度、責任心等方面,遠不如中國大陸工人,“花300美元雇一個越南工人,可能遠遠不及花500美元雇一個中國大陸工人,甚至兩個越南工人都不如一個中國大陸工人好用”。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