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中國大陸對立陶宛之貿易歧視提交WTO,美將請求加入諮商
發佈日期 2022.02.14
歐盟於今(2022)年1月27日將中國大陸對於立陶宛實施之貿易限制措施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兼貿易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中國大陸於去(2021)年12月1日開始針對立陶宛進口、以及含有立陶宛生產成分的歐盟產品採取限制措施,並且削減對立陶宛的出口。杜姆布羅夫斯基斯進一步說明,中國大陸除了限制立陶宛進口並削減對其之出口,同時亦向跨國公司施壓,要求各公司放棄使用來自立陶宛的成分或零組件,以避免遭受進口限制。

歐盟提交至WTO的諮商請求書列明了中國大陸對立陶宛所採取的限制措施,包括:用於輸入必要資料以確保中國大陸海關當局得以清關的資訊系統出現錯誤訊息、貨櫃持續被卡在中國大陸港口等待清關,以及中國大陸海關當局未適時地處理清關請求或甚至根本沒有處理。歐盟指出,中國大陸此一系列措施在過去並沒有發生過、受影響的貨品數量眾多、措施具有持續性及重覆性,並與貨品來源間具有明確連結。明顯例子包括持有官方授予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證明文件的立陶宛產品,被中國大陸海關拒絕通關。歐盟認為,中國大陸此些措施已違反包括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貿易便捷化協定(Trade Facilitation Agreement , TFA)、食品衛生檢驗與動植物檢疫措施協定(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SPS)以及服務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等規範。若於60天諮商期滿後,雙方未能達成共識,且中國大陸仍維持其措施,歐盟表示將會請求成立爭端解決小組。由於爭端解決可能需花費數年進行,與此同時,歐盟正在規劃制定法律,以反擊來自他國的脅迫行為。

此貿易限制措施是在立陶宛同意臺灣以臺灣代表處掛牌開設後的一系列行動之一,中國大陸宣稱立陶宛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而在杜姆布羅夫斯基斯的聲明以及歐盟提出的諮商請求中,都沒有提到此事。對於歐盟向WTO提交與中國大陸的爭端,美國貿易代表署(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於同日表示將請求加入諮商以聲援歐盟及立陶宛。USTR於聲明中對於中國大陸對立陶宛實施的歧視性貿易措施表示關切,並且表示將繼續與立陶宛、歐盟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夥伴,對中國大陸的脅迫經濟及外交行為進行反擊。自去年秋天起,美國與立陶宛官員便開始保持定期接觸,並且USTR已發表數份聲明,強調在面對中國大陸的經濟脅迫時,美國將支持立陶宛。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