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委會於2025年7月2日公布數項提案以加速歐洲循環經濟轉型,並為預定2026年提出之循環經濟法案(Circular Economy Act)預作準備。
循環經濟藉由促進材料再利用、回收與再製,可強化競爭力與經濟成長。循環經濟法案將支持歐盟在競爭力羅盤(Competitiveness Compass)與潔淨產業政綱(Clean Industrial Deal)所設之目標,至2030年在歐盟經濟活動中倍增再生原物料的占比,並使歐盟成為循環經濟之全球領導者。
數項關鍵行動包括:舉辦循環性策略對話及啟動利害關係群體之公眾諮詢,提出廢棄物運輸相關規範,評估廢棄電機電子設備指令。未來亦將公布提高回收效率和廢棄電池材料回收的新規則。
廢棄物運輸數位化與分類:
1. 歐盟廢棄物運輸規範(Waste Shipment Regulation)自2024年5月20日生效,在該規範下,執委會將實施數位化廢棄物運輸系統(Digital Waste Shipment System, DIWASS),其兩大功用包括作為中央系統讓沒有數位工具之主管機關及經濟經營者可直接運用、做為中央樞紐促使會員國間及業者之資訊與文件可安全交換,以簡化歐盟單一市場境內廢棄物運輸之行政程序。
2. 自2026年5月21日起,歐盟會員國間之廢棄物運輸均須採用DIWASS,由完全數位化系統取代紙本流程,簡化操作,提高可追溯性以遏止非法運輸,且透過該數位化過程,廢棄物將在會員國間最具效率之設施進行回收。
3. DIWASS將涵蓋已通報的廢棄物運輸(notified waste shipments),將簡化加快許可程序;綠色清單廢棄物運輸(Green-listed waste shipment),將加強主管機關及檢驗機構的監控。
4. 委員會針對綠色清單廢棄物分類調和,展開公眾諮詢,期限至本(2025)年10月31日,以促進跨境運輸。
5. 執委會將持續開發DIWASS,包括在本(2025)年底前完成技術文件與使用手冊,預計於本年下旬針對會員國主管機關進行訓練,以確保在明(2026)年5月正式上線可協助經濟運營者。
6. 未來非歐盟會員國之主管機關及經濟運營商,亦可自願使用DIWASS來處理涉及歐盟會員國之廢棄物運輸。
廢棄電機電子設備(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指令之評估:
1. 廢棄電機電子設備指令(WEEE Directive 2012/19/EU),自2012年7月生效至今已實施超過20年,該指令規範回收與妥善處理之最低要求,以減少電機電子設備廢棄物對環境及人類的影響。
2. 執委會本日公布WEEE指令評估報告,認為該指令具有相關性、連貫性、符合比例,符合輔助原則(subsidiarity principle),並與歐盟其他措施一致。該指令對所有相關參與者的績效具正面影響,但亦存在5大缺失:
(1) 指令範疇:目前指令範疇不足以解決再生能源及數位技術所衍生富含關鍵原物料之新型態廢棄物,如風機(wind turbine),該些廢棄物將於未來數十年內達到使用年限且將被處置。
(2) 廢棄電機電子設備之回收:2022年僅保加利亞、拉脫維亞及斯洛伐克達到WEEE回收65%目標(以前三年投入市場量為基準)。經濟因素、非法貿易、缺乏基礎設施、公眾認知低等係達成回收目標的阻礙。此外,不同解釋與計算方式亦增加回收複雜度。
(3) 關鍵原物料之回收:WEEE回收率低亦減少關鍵原物料的回收(如銅、稀土元素、鎵、鍺或鎢),且目前指令之回收目標並未有效鼓勵次級原物料回收。
(4) 生產者延伸責任計畫(EPR schemes)缺乏調和:生產者延伸責任(EPR)要求製造商從設計階段管理和承擔產品報廢成本。然而歐盟各地EPR計畫執行不一,且EPR義務規範亦存在差距。。
(5) 處理要求不一致:儘管歐盟在廢棄電機電子設備之環境友善及適當處理取得進展,但僅約23%的回收設施採行高品質之處理標準。改善回收品質將有助回收更多有價值之次級原物料。
3. 前揭評估報告強調收集與處理歐盟日益增加的電機電子廢棄物的重要性。同時,需採取新作法以激勵改進WEEE收集和處理,以支持歐盟次級原物料市場的發展。可能的措施包括重新定義未來WEEE立法範疇,包括綠色與數位設備、強制性WEEE處理標準等,以確保歐盟更全面、更有效的廢棄物管理。
4. 歐盟執委會將在WEEE指令修訂過程中,將前揭評估發現審慎納入考量,WEEE指令修訂亦為歐盟循環經濟法之一部分。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