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表示,亞洲要發揮成長潛能須加強安全及經濟合作
發佈日期 2022.05.31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於本(2022)年5月25日在日本出席「第27屆國際交流會-亞洲的未來」時表示,亞洲須吸取俄烏戰爭的教訓,不僅要思考如何更好的為可能發生的衝突做準備,亦須探討如何在衝突發生前推動合作,維持區域和平穩定,降低衝突的可能性。倘僅從個別國家角度看待區域安全,結果可能陷入軍備競賽,因此各國須攜手合作,不僅是透過聯盟及正式組織,亦須與潛在對手接觸,建立互信。

李顯龍總理指出,要使亞洲充分發揮成長潛能,亞洲各國須攜手加強集體安全及經濟合作,包括開放其他國家參與區域安全事務。部分亞洲以外國家在亞洲區域同樣擁有合理合法的權益,例如保障與亞洲地區的經貿往來等,將其排除在外,既不現實也不明智,應讓所有利益相關者,在亞洲地區達成力量及影響力的平衡,不僅是亞洲國家之間,也包括美國、歐盟及英國等,以便在亞洲推動更穩定安全的環境。

李顯龍總理呼籲加強區域合作,強調合作須能相互整合,形成一個開放包容的區域架構,但很大程度將取決於中美關係的發展。較穩定又可減少緊張局面的做法是,中美擁有重疊的合作夥伴,讓其他國家可同時與兩邊友好合作,亞洲的安全及經濟合作均應導向此結果。此外,東協及日本在區域架構中亦發揮重要作用。「以東協為中心」已促成數個重要論壇及機制,鞏固區域整合及合作,日本憑其影響力及資源,亦可在區域事務上扮演重要角色。

李顯龍總理認為,面對俄烏戰爭、中美戰略競爭等緊張的地緣政治,某些國家越來越將本身韌性及國家安全考量擺在經濟合作之上,倘因而阻斷區域經濟發展及合作,可能加深國與國間的分歧,甚至加劇原本希望避免的衝突,因此安全合作須輔以實質及互惠的經濟合作。李顯龍總理籲請各國,應非常謹慎避免在衝突發生前即採取極端措施,無論是抽離全球供應鏈,將業務遷回國內,或僅至友好國家營運,切斷與非盟友或非友國間的聯繫。

對於大國如美國及中國大陸而言,與亞洲國家的經濟合作,能充分對外界展現其參與亞洲,不僅是提升本身在區域的實力及影響力,亦將為合作夥伴帶來實質且雙贏的利益。例如:美國與亞洲經濟聯繫廣泛,包括大量的貿易及投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大力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但在川普時代退出,現任總統拜登執政亦未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目前拜登總統積極促成「印太戰略架構(IPEF)」,但此架構不包括貿易自由化及市場進入,並非自由貿易協定,無法取代TPP。惟「印太戰略架構」仍展現拜登政府重視亞洲夥伴,並認知透過經濟外交與亞洲接觸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經濟的影響力龐大且不斷成長,是幾乎所有亞洲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發起「一帶一路」倡議及全球發展倡議,有計畫及系統性的發展區域及多邊聯繫,多數國家皆對相關積極舉措表示歡迎,包括新加坡在內。李顯龍總理重申,中國大陸經濟融入亞洲地區,遠比依據不同規則獨立運作好。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