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IPEF未邀臺是避免抗中 美對臺有額外保證
發佈日期 2022.05.25
美國官方透露臺灣未在首輪被納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認為,主因是美國不希望IPEF被視為「抗中聯盟」,但美國也同步額外釋出許多對臺保證,不希望外界因此誤判臺美關係有危機。

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在5月23日訪問日本時宣布成立IPEF,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接受媒體訪問時,預先透露臺灣將不會成為首輪參與國家,但強調美方期盼深化與臺灣的經貿夥伴關係,以及臺美雙邊關係的強化將與IPEF同時並進。

李淳表示,臺美關係很複雜,很多層面要考量,不能單純理解為「朋友做什麼都要算你一份」,美國成立IPEF是盼在印太地區確保領導地位,但不希望各界將此舉解讀是結盟「圍堵中國大陸」,臺灣在首輪加入易挑起「抗中」敏感話題,讓部分原本就已抱怨IPEF缺乏市場機制誘因、「牛肉不夠」的國家,更產生不願加入的疑慮。

李淳表示,臺灣當然會對無法在首輪加入IPEF「有感」,但從美國近日一連串舉動,可見美國也明確理解臺灣的感受,因此多方給予臺灣其他的保證,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日前在泰國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會晤、就是極具象徵性例子。

李淳表示,鄧振中與戴琪稱短期將再度會晤,找到具體可行方式來提升臺美經貿關係,雖然沒有公布細節,但聽來像「新的機制」;美國商業部與臺灣經濟部在過去兩年已設立許多新的經貿機制,此次會是在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之下成立新的工作小組,或其他新的機制,值得觀察。

台經院國際事務處研究員邱達生認為,臺灣此次未納IPEF參與國家,應是對臺灣在國際上比較敏感的政治考量,但美國有暗示臺灣供應鏈位置重要性,意味即使明面上考量中臺敏感性、沒有納入臺灣,但某種程度上IPEF衍生的實質投資和經貿合作仍會有臺灣。

對於臺灣未來如何突破結構限制爭取加入IPEF,李淳認為,關鍵在於美國必須說服其他國家,IPEF不是抗中聯盟,當此疑慮消失,臺灣加入的敏感性就降低,另外美國也要增加誘因,吸引質疑IPEF端出牛肉不夠的國家參與。

李淳表示,拜登宣布啟動IPEF只是提出初步規劃,邀南韓、日本、澳洲等盟友一起創立,可能是藉此增加投入資源,但IPEF勢必還要視其他國家的反應做出調整,可能是下半年、甚至明年初才會更明朗化,在發展過程中,皆可能是臺灣與一些仍在觀望的國家陸續加入的時機。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顏慧欣則指出,先前美國在徵詢東協國家對IPEF意見時,已可見東協國家有意願加入,但若美國太高調強調「抗中」,且讓臺灣在首輪就加入,東協國家擔憂看起來會有「選邊站」的疑慮;因此,在美國想讓更多國家參與IPEF的考量下,可預期臺灣不會在第一波參與的行列。

顏慧欣認為,未在首輪加入IPEF,對臺灣而言是遺憾,但不至於因沒有成為首波參與IPEF的國家,就受到嚴重影響,臺灣反而可以將IPEF的遊戲規則,作為深化和IPEF參與國家雙邊關係的基本公式;另一方面,IPEF議題包含供應鏈穩定、潔淨能源等,臺灣沒有參與,也會讓IPEF效果打折扣。

顏慧欣指出,IPEF預計7月將和有意願參與國家展開後續對談或協商,並預計在18個月內完成,因此最快也是在18個月時程走完,才會開放第2輪新成員加入;近日公布首輪參與IPEF的東協國家名單將是觀察重點,若美國希望邀請的東協國家大部分已在首輪都入列,臺灣有望在第2輪就受邀加入。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