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反成正面效益 力麗等4加工絲、尼龍臺廠有望享轉單
發佈日期 2025.04.17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推出,由於越南、中國大陸的稅率高於臺灣,包括力麗、集盛、宏益、聯發紡等臺灣加工絲、尼龍業者正面看待,預期第二季就會有轉單效益,扭轉先前中國大陸廠商低價競爭的劣勢。集盛認為,過去中國大陸透過價格競爭,影響臺廠訂單,若是美國對中國大陸課徵較高的對等關稅,則臺廠將成為有競爭力的供應商。

受淡季影響,宏益3月合併營收1.15億元、年減15.5%;集盛3月合併營收6.71億元、年減15.65%;聯發紡3月營收1.42億元、年增1.43%。

市場指出,臺灣尼龍廠因中國大陸大量製造,進行價格破壞,使原絲稼動率平均僅6成上下,在中美關稅可能會大幅提高下,對臺廠將帶來正面效益。

至於加工絲的產業環境,聚酯、加工絲大廠力麗指出,臺灣國內一般規格與大眾化產品已無法和中國大陸以量競爭。目前臺灣在特殊、複合、機能性加工絲上還有競爭力。如果這次美國加重對中國大陸、越南市場的對等關稅,對於臺灣國內加工絲產業來說,一定會有轉單效益。

加工絲、尼龍業者指出,臺灣國內廠商應因應美國對中國大陸、越南加重關稅的機會,積極掌握各大運動品牌產品需求,爭取訂單,並調整產線產品組合,提高特殊化高附加價值產品比重,以爭取更有利的競爭空間。

至於成衣廠儒鴻、聚陽,目前雖有對等關稅的壓力,不過業者指出,目前所有產線的出貨都是正常,品牌客戶也都要繼續生產。

目前各國都正與美國協調對等關稅,聚陽、儒鴻都靜觀其變,等最後結果。業者認為,對等關稅對所有市場競爭者來說都是一樣的,以臺灣供應鏈的快速反應能力、能提供最有效率及最低成本的生產流程,相信品牌廠有看到臺灣紡纖產業供應鏈的完整性、垂直整合能力,等新關稅細節落地實施,臺灣國內的成衣廠或許還會有其他競爭者的轉單效益。
 
 
 
 
 
  【資料來源:紡織產業推動計畫】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