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業負起生產者責任 歐盟計畫預收每件T恤臺幣4元廢棄處理費
發佈日期 2023.07.19
衣櫃滿滿,卻永遠少一件?隨著快時尚風行,丟棄衣服的速度也加快。平均下來,歐盟每人每年丟掉12公斤的衣服和鞋子。為促進紡織品的永續利用,歐盟4日提出草案,要求生產者預付廢棄管理費,預估約每件T恤約0.12歐元(約臺幣4元),隨著回收與處理的難易而異。

這是歐盟2030年紡織品循環利用目標的一部分,相關法規還包括禁止業者銷毀未售出的服裝、建置紡織品廢棄物回收系統、管理不實的綠色標籤等。以更強硬的法規管制過去少被管理的紡織品問題。

快時尚也加快廢棄 歐盟要生產者付費

Zara,H&M的成功,帶動SHEIN、Boohoo等,更多快時尚品牌湧入市場,以流行、便宜吸引消費者。不僅購買量上升,汰換跟廢棄速度也變快。從製作所需的原料、水、電,到廢棄處理,都對環境造成壓力。

歐洲環保署(EEA)2019年統計,歐盟每年每人的服裝、鞋類和家用紡織品消費用掉約1.3噸的材料和超過10萬公升的水,這些數據還在快速成長中。紡織已成了歐盟第四大環境負擔源,緊追在食物、住房與交通運輸之後。

歐盟執委會資料指出,歐盟每年丟棄的紡織品廢棄物約為1,260萬噸,衣服與鞋子占520萬噸,相當於每人每年丟掉12公斤的衣服和鞋子。用過的廢棄物僅22%回收再利用,其餘均送到焚化廠燒毀或當垃圾掩埋。

「服飾業是自然資源和污染問題很大的壓力源。」歐盟執委會環境專員辛克維丘斯(Virginijus Sinkevičius)表示,我們不能禁止民眾購買他們喜歡又負擔得起的新東西,但我需要確保這些商品最後有個比較好的去處,而不是銷毀或丟到非洲。

執盟打算將把紡織品納入「延伸生產者責任」(EPR),這項作法已經用於包裝業、電池以及電氣和電子設備。業者須預先支付一筆款項,以利後續回收處理。

目前僅少數國家如法國、西班牙將紡織品納入EPR。歐盟官員向《金融時報》說明,平均每件T恤價格大約落在0.12歐元(約臺幣4元)左右,金額隨不同品項、處理方式而異。

紡織品EPR將搭配「生態調節」(eco-modulation),若業者從設計階段就納入減少浪費的考量與回收跟再利用的方便性,預先支付的回收費就會降低。

從源頭減廢 歐盟全方位促紡織品循環

歐盟新提案要經歐洲議會、理事會討論才會定案。完整的紡織品循環藍圖還包括:成員國要在2025年前建置紡織品廢棄物回收系統、提高回收使用率、禁止銷毀未使用或未銷售之紡品及鞋類等。針對業者「生態標籤」(Eco Label)名不符實的情況,執委會也正在研擬管制法規。

《路透社》報導,H&M與Zara並沒有放慢產品週期的計畫,只是從節省用水與能源,或是使用再生布料等著手。

《金融時報》指出,H&M已宣布2025年30%布料使用再生布料的目標。歐洲成衣暨紡織工業聯盟(EURATEX)正進行實驗計畫,他們與11個區域的小型製造商共同研究,從一開始的設計就考量回收的便利性,希望創造封閉的紡織品循環體系。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