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貿易機構指出,來自中國大陸的針織品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大量湧入印度,不僅嚴重損害了政府財政,也損害了國內工業,該機構敦促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立即對此事進行干預。
印度紡織業正面臨著出口需求放緩以及進口織物和服裝大量湧入的雙重壓力。 此外,據全印度針織協會稱,進口供應也在吞噬國內需求。
據該協會的一項調查評估,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合成針織物每年造成5,700億英鎊(約6.85億美元)的損失。
該協會在致總理辦公室的信中解釋,2023年4月至8月間,在HSN編碼60063200(其他染色合成纖維針織或鉤編織物)下進口的合成纖維針織物佔合成纖維針織物總量的 74%,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41美元。相比之下,印度國內生產成本目前在每公斤4美元上下。
滌綸(聚酯)紗的交易價格高於進口織物的到岸成本。每公斤4美元的國內生產成本包括每公斤1.50美元的滌綸紗價格、0.37美元的氨綸(彈性紗)平均加價、0.43美元的針織成本、1.22美元的染色、印花和後整理成本、0.24美元的加工過程重量損失,以及每公斤 0.24 美元的名義利潤。因此,任何低於生產成本的進口紡織品都不應被允許進入印度。
印度政府在基本關稅(BCD)和商品及服務稅方面的收入都在減少。該協會主席Raj Kumar Agarwal 在給總理府的信中說,僅僅因為低估了價值,政府還損失了直接稅收。
在過去四年中,合成針織物的日進口量猛增111%,達到686噸。但HSN編碼 60063200項下的合成針織物進口量猛增148%,達到每天504噸。另一方面,HSN 編碼60063200下的織物平均進口價格在過去四年中下降了40%,降至每公斤 1.41美元。2019-20年的平均價格為每公斤 2.35 美元。
該協會提到,由於不公平競爭,印度國內產業正在失去市場額度。更重要的是,低價進口商品正在吞噬印度國內需求。該機構要求政府立即採取措施,限制從中國大陸進口低於成本價的合成針織物。並建議政府立即徵收反傾銷稅(ADD)。 還建議對成品而非纖維和紗線等原材料實施品質控制令(QCO)。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