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3)日聯合國第二十六屆氣候變遷會議中,英國帶領宣布全球煤炭發電轉型潔淨發電聲明(Global Coal to Clean Power Transition Statement),包括波蘭、越南和智利等主要煤炭使用國共40多國承諾將終止使用煤炭,其中波蘭、越南和智利等18國首次立下逐步淘汰煤電承諾;然而一些世界最大煤炭使用國如澳大利亞、印度、中國大陸以及美國則未參與簽署。此聲明要求全球終止所有針對新燃煤發電項目之投資,主要經濟體將在2030年代逐步淘汰煤電,世界其他地區則預計在2040年代逐步淘汰煤電。去年,中國大陸、日本和南韓等三大煤炭投資國已承諾將在今年底終止海外投資煤炭發電,G7集團、G20集團以及OECD組織也均朝向終止國際公共煤炭投資趨勢,此可能終止全球20國超過40 GW的煤炭發電量(相當於英國發電量一半以上)。
另外,尚有智利、新加坡和德爾班(Durban)等28國簽署加入由英國與加拿大共同成立之脫煤聯盟(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該聯盟旗下有多達150個政府及企業,包括英國NatWest銀行、Lloyds銀行、HSBC銀行以及加拿大出口發展部(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過去六年中,全球新燃煤電廠數量已減少76%,此即自巴黎協定以來,已終止產量達1000 GW的新燃煤發電廠。
從煤炭轉向潔淨能源之提案,包括:
一、終止新燃煤發電(No New Coal Power):在9月來自六國的聯合國高階部長對話開啟「終止新燃煤發電契約」,聲明進一步承諾至今年底,將終止公共資金對未減產的燃煤發電廠之投資,轉而投資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以加速潔淨能源轉型;
二、支持新興經濟體:主要新興經濟體已宣布將加速全球從煤炭朝向潔淨能源公正轉型之行動,如提供85億美元用於支持南非能源轉型合作關係( South Africa Just Energy Transition Partnership ),以及印尼、菲律賓同意與亞洲開發銀行建立開創性合作關係,將支持當地既有燃煤發電廠可提前,預計本日在COP26會議上將有更多針對金融投資公告發布;
三、支持煤炭密集型經濟體:基於煤炭發電和採礦業國家在潔淨轉型中可能面臨之巨大挑戰,英國政府能源轉型委員會(Energy Transition Council)將提供高煤炭型經濟體公平轉型所需之援助,聚集20個政府和超過15個國際機構,例如該委員會下的快速因應設施(Rapid Response Facility)可向各國提供快速行動支持和商業援助,已回應24項申請,包括在菲律賓的能源效率問題以及在埃及的電網管理;
四、確保公正轉型過度:英國政府發布國際公正轉型宣言(International Just Transition Declaration),以確保擺脫煤炭業可帶來之永續綠色未來的公平性,且欲在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上創造高品質就業機會等。至今,有12國與英國及歐盟簽署協議,此涵蓋世界廣泛的捐助資金,有助於推動世界各地公正轉型。
英國已立下承諾將在2024年前完全淘汰燃煤發電,並在2035年前實現電網脫碳。在1990年至2019年間,英國經濟成長78%,碳排放量則下降44%,是G7集團中碳排放量減少最快之國。現在英國燃煤發電僅占全國發電量不到2%,近十年前曾為40%。英國能源部長Kwasi Kwarteng表示,煤炭末日就在眼前,世界正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隨著淘汰煤碳,全球將享潔淨能源可驅動之未來所帶來的環境與經濟效益。
惟工黨影子內閣產業部長Ed Miliband指出,中國大陸等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仍尚未同意停止增加煤炭使用量,且在逐步淘汰石油、天然氣等改革方面實無進展。而雖全球減煤確實有所進展,但在2019年煤碳仍供應全球約37%之電力,南非、波蘭和印度等國將需要大量投資以使其能源部門變得更加環保。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之COP26會議代表團團長Juan Pablo Osornio 表示,整體而言,政府聲明仍遠未達欲在關鍵十年淘汰傳統化石燃料所需之決心,儘管標題響亮,但似乎仍為各國自行選擇淘汰煤碳日期保留許多餘地。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