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品牌減碳成績單揭曉
發佈日期 2025.06.30
非政府環保組織Stand.earth近日公布時尚業減排大調查,瑞典品牌H&M連續第2次登上榜首,而近年快速崛起的中國快時尚品牌希音(SHEIN)則是倒數第3名,與臺灣人熟知的美國運動品牌Under Armour一樣屬於末段班。

42家品牌評比出爐,報告點名H&M、lululemon表現佳

根據統計,2024年全球服飾生產碳排占整體碳排的4%,比整體航空業碳排還要高,進一步細分產業鏈的碳排幾乎都因為化石燃料而產生,其中以衣料製造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在產業鏈上的占比超過一半。

報告針對全球42個知名企業進行調查,並劃分成快時尚、零售、戶外運動、精品4大類,分別依氣候承諾與透明度、再生能源轉型、氣候立場、低碳與零毀林材料、綠色運輸共5大項目的表現給予評分。

H&M在綜合分數拿到B+,是該調查啟動以來首次給予的最好成績。報告肯定H&M在氣候承諾與透明度、氣候立場兩大項目的表現,以及協助孟加拉供應鏈業者脫碳與實際資金支援。

另外,調查報告也提到運動服飾品牌lululemon,計劃挑戰2030年整體供應鏈再生能源電力達到5成的目標,具有高度企圖心且取得顯著進展。

SHEIN年碳排堪比黎巴嫩,空運包裹大增是主因

而表現較差的部分,Stand.earth特別點名總部位於新加坡的中國大陸電商SHEIN,指該公司絕對排放量(absolute emission)在短短兩年增加170%,目前年碳排量與黎巴嫩全國相當,而部分原因出自於包裹運送,以個別包裝空運的方式大幅增加碳排量。

其他與SHEIN同樣在綜合分數拿到F的還有Under Armour、美國戶外運動品牌Columbia、英國服飾品牌Boohoo等,這些企業多因為沒有揭露氣候或能源目標、供應鏈脫碳計畫而排名落後。

至於臺灣消費者比較熟悉的企業,如Puma、NIKE、adidas等運動品牌多落在C及C-,西班牙ZARA母公司INDITEX獲得C,美國GAP獲得D+,而日本優衣庫(Uniqlo)母公司迅銷(Fast Retailing)則獲得D,表現相對較差。

Stand.earth執行董事帕里亞(Todd Paglia)發現,時尚業者的減碳表現差距愈來愈大,而且目前只有少部分取得進展,多數企業未能支持供應商能源轉型,結果將使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等氣候弱勢國家的處境更加艱困。
 
 
 
 

    【資料來源:紡織產業推動計畫】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