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領袖同意設立新的經濟會談機制
發佈日期 2022.02.17
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於今(2022)年1月21日舉行視訊會議,會議中,美國表示將強化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並加強在該地區的經濟領導地位。雙方同意將提升兩國經濟連結,且重申支持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並同意設立一個部長層級的「經濟政策協商委員會」(Economic Policy Consultative Committee)。

此次視訊會議以雙方合作,加強印太地區區域安全與經濟合作為主軸,除討論中國大陸對於區域安全及經濟帶來的挑戰,亦討論了包括半導體在內之供應鏈合作的重要性。美、日於會後聲明中表示,為深化雙方經濟交流與合作,在現有合作機制「競爭力及韌性回復能力夥伴關係」(Competitiveness and Resilience Partnership, CoRe)的成果下,將設立新的部長級「經濟政策協商委員會」。該委員會被稱為經濟版「2+2會談」,為後續進行追蹤與推動經濟合作的機制,並用以強化印太地區及全球的經濟秩序。該委員會將聚焦在科技技術、供應鏈以及標準制定等領域。會談預計將由美國國務卿、商務部長及日本外務大臣、經濟產業大臣出席。

美國總統拜登已於此次視訊會議中接受日本邀請,將於今年春末前往日本進行面對面會談,並參與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雙方預計將在四方對話中,對氣候問題、潔淨能源、基礎建設等議題取得成果。

另一方面,於此次美、日視訊會談中,日本強調將在印太經濟架構與美國進行密切合作,並協助爭取區域內其他國家的支持。詳言之,為加強在印太地區之佈局,美國政府正在對於印太經濟架構的設立進行討論。印太經濟架構是2021年10月美國總統拜登於東亞峰會上所提出,同年11月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美國將於2022年初提出具體內容,並且該架構將以協定方式呈現,但在性質上將異於傳統貿易協定。雷蒙多亦指出,未來印太經濟架構的關鍵將是數位經濟。據美國官員表示,依目前的計畫,架構將包括貿易便捷化、數位經濟、供應鏈韌性、脫碳和潔淨能源、勞工權益、永續發展、稅務和反貪腐、基礎建設等領域 。目前美國已與南韓、新加坡、紐西蘭、澳洲及日本等貿易夥伴,針對該架構進行討論。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專門小組於今年1月19日召開「印太地區數位經濟參與的戰略意義」(Strategic Importance of Digital Economic Engagement in the Indo-Pacific)聽證會,會中各方強調拜登政府應藉由印太經濟架構,在印太地區採取有意義及有效率的行動,其中應包括通過數位經濟計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前談判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於聽證會上表示,建立一個有意義、具影響力及包容性的印太經濟架構,加上一個強大的數位支柱,將可重新確立美國在該地區的領導地位與影響力,並強調美國應盡快對此採取行動。

在此次聽證會中,各方批評美國退出TPP是嚴重的錯誤。美國服務業聯盟(Coalition of Services Industries, CSI)主席布里斯(Christine Bliss)於會中表示,美國不應缺席印太地區在經濟結構上的發展,若無法藉由CPTPP進行參與,則美國應有一個相應的實質替代方案。而作為CPTPP的替代方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新的印太經濟架構在某些方面將可以較CPTPP等貿易協定更有效果。目前美國尚未公開印太經濟架構的相關細節。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