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經濟架構三大目標,東協期盼全員加入
發佈日期 2022.10.06
《美國貿易內情新聞網》近期指出,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在商議印太經濟架構目標時,提出「韌性」、「包容」、「永續」三大關鍵,並表示這將成為美國在向該架構中14個成員國推動貿易支柱時優先考量的重點,同時有官員表示:「這些目標都不約而同地勾勒出我們的願景。」

印太經濟架構(IPEF)於今(2022)年5月正式啟動,側重於四大關鍵支柱:「貿易」、「供應鏈」、「基礎設施與去碳化」、「賦稅與反腐敗」,目前14位成員國中,已有13位加入「貿易」的支柱,包含美國、澳洲、紐西蘭、日本、汶萊、斐濟、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印度雖未加入貿易支柱,但在另外三項皆有順利參與,美國深盼能有更多國家加入。

美中競爭日益加劇,雙方均在經貿議題、供應鏈布局及軍事演練等領域頻繁出招,有別於川普時期的強硬風格,拜登政府採用「締約結盟」策略,拓大區域盟友以達到圍堵中國大陸的戰略性目標。為此,國會兩黨均表態支持IPEF的推動,認為此舉可拓展美國的經濟主導至印太區域,將有利於美國的勞工和企業,以及該區域的人民。根據官方文件指出,美國未來將會與IPEF成員國針對多項領域進行談判,包含勞工、環境、數位經濟、貿易促進、農業、競爭政策、良好及透明化準則、包容性以及技術協助與經濟合作。

另一則《美國貿易內情新聞網》報導也引述東協秘書長林玉輝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活動中的發表,林玉輝表示:「我們有必要公開討論並了解該項議題,同時期待有朝一日東協所有的夥伴都能夠成為IPEF的一份子。」。目前,緬甸、寮國和柬埔寨皆尚未成為IPEF的成員。他們雖都曾提出申請,但皆未獲同意。原因在於,IPEF是美國透過經貿合作方式抗衡中國大陸的一項戰略,目的在同時納入印太地區盟友,如日本、南韓、東南亞等國,藉此降低印太國家對中國大陸的經貿依賴;另一方面,緬甸、寮國、柬埔寨與中國大陸長期往來甚密,在國際政治上更與中國大陸友好,緬甸長期以來因軍事專政,與美國的國家利益及意識形態截然不同,因此未來整體東協成員加入IPEF恐有一定難度。

在COVID-19疫情的衝擊下,不論是封城管控或國境關閉,都對全球製造業造成深刻影響,也使企業意識到供應鏈韌性的重要。USTR表示,未來將加強IPEF的貿易促進條款,一方面確保貨物跨國流通;另一方面也期待在成員國中推動韌性布局。USTR並補充,未來將制定相關貿易準則,以提昇透明度為目標。此外,IPEF也相當重視勞工權益和數位經濟議題。未來,USTR將會和各國夥伴共同商討準則,以保障全球勞工並提升資訊安全。而近年來全球氣溫異常,「淨零碳排」無疑成為各國探討的重點。針對永續的層面,USTR將透過IPEF就農業問題深入討論,期望達到確保糧食安全、守護地球、促進發展的一石三鳥目標。

IPEF首次部長級會議已於今年9月初在洛杉磯召開,美國以及13位成員國針對四項關鍵支柱共謀善策,看似進展順利,但《日本時報》指出,拜登政府並未將降低關稅等相關誘因納入IPEF。《紐約時報》則認為,不少專家和企業高層都對IPEF的發展結果表示擔憂,並且懷疑美國不願提升各國加入IPEF誘因,這將導致成員國與美國更難達成合作的共識。
 
 

     【資料來源:國際經貿服務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