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紡纖業享轉單效益
發佈日期 2025.01.07
川普上任可能加重大陸關稅,未來銷美的關稅與中國大陸或有差異優勢,全球服飾廠應有轉單效應,這對2025年臺灣整體紡纖產業供應鏈是正面的。

市場指出,過去幾年,中國大陸透過價格優勢,影響臺灣紡纖廠訂單,尤其上中游廠衝擊更大;若美國對中國大陸課徵40%甚至60%的高關稅,則臺灣或將成為最有競爭力的供應商。

目前國內紡纖廠的生產基地,除臺灣外,皆已積極分散產線、進行多元化布局;遠東新在越南、日本、菲律賓及美國擴大R-PET(回收聚酯)的產能,並縮減中國大陸上海規格化紡品的規模,市場預期在川普加重中國大陸輸美關稅下,遠東新R-PET未來訂單量可望逐年成長。

至於化纖、工程塑膠廠新纖,早就布局泰國、印尼及臺灣產線擴充產能,並在美國設立發貨倉庫及分公司,新纖的中國大陸廠則以供應內銷為主。

新纖指出,川普關稅戰開打後,對臺灣紡纖供應鏈的展望應該正面看待。

尼龍、加工絲廠集盛表示,川普加增關稅對臺灣紡織業可正面看待,預期會有轉單效益,之前中國大陸大量製造進行價格破壞,對臺灣紡纖廠造成的訂單流失應會有改善。紡纖廠未來應可利用與中國大陸銷美的關稅差異優勢,積極開發新客戶、新市場。

考量川普上任、美中可能會重啟貿易戰,長短織物廠得力指出,在關稅優勢下,全球客戶應該會更加看重臺灣供應鏈的需求性,因此,對於2025年市場展望樂觀。

成衣廠聚陽與儒鴻皆是臺灣接單,在越南及印尼等地生產出貨,如果川普上任對中國大陸加重關稅課徵,業者預期,對全球服飾廠來說,無論是實質、心理上皆會先觀望市場可能的變化,最後逐漸降緩中國大陸市場下單,轉單至臺灣及東南亞地區。
 
 
【資料來源:紡織產業推動計畫】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