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NBC新聞媒體報導,據Nomura銀行指出,運費下降與貨櫃運輸量「驟減(sharp drop)」有關。該銀行援引Descartes Datamyne數據,從亞洲到美國的貨櫃運輸量,除橡膠製品外的所有產品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減少。貨櫃運輸量大降反映美國零售商因經濟放緩風險,停止下單並減少庫存。惟該銀行尚未看到美國零售銷售量大幅下降跡象。
全球各地港口吞吐量也有所下降。上海在解封後重新開放時,港口運輸量有所增加,惟不足以抵消港口貨櫃裝卸水準更廣泛下滑。據Container xChange,歐洲的貨櫃運費下滑,反映消費者信心下降。目前,歐洲40呎貨櫃充斥市場,價格因此降低。
過去2年物流及供應鏈緊張趨勢已明顯逆轉。疫情期間港口因封鎖及需求飆升而有延誤,導致貨櫃持續短缺。另,Seacube Containers業務主管Danny den Boer於10月初在數位貨櫃峰會(Digital Container Summit)表示,貨櫃需求減少,費率也在下降。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