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中國大陸紡品預期將被課徵高關稅,市場指出,臺灣紡纖廠應有轉單效益,對2025年營運有加分。尤其,上中游廠將受惠兩岸關稅差異,較易取得訂單。
在美國已有設廠的遠東新指出,積極拓展R-PET(再生聚酯)產能,是集團既定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川普強調美國製造優先下,遠東新未來不排除計畫持續在美國投資擴充R-PET產能。
中美貿戰若重啟,新纖認為,對臺灣紡纖廠應是正面為多。
為發展「衣TO衣」的環保循環經濟,新纖已與美國企業合作,以化學回收法進行,新纖預期,與美國企業合作或策略聯盟,迎合川普美國製造政策,新纖在此領域的發展及未來訂單量是往上的。
已在印尼設廠的聚酯、化纖廠力麗表示,美國對大陸輸美產品提高關稅,將削弱中國大陸紡品全球傾銷的價格競爭力道,品牌客戶對大陸產品下單動能也會降緩,這對臺灣、東南亞紡纖廠應該都是正面,也會產生訂單移轉效應,預期對國內紡纖廠2025年營運加分。
過去幾年中國大陸透過價格競爭,影響國內紡纖廠接單,若美國對中國大陸課徵高關稅,臺灣將成為最有競爭力的供應商。
尼龍、加工絲廠集盛就指出,2025年川普上任若對中國大陸課徵高關稅,對臺灣紡纖廠來說,應會帶來正面效益。
2024年,廣越營運受品牌廠庫存過多影響,業績不如預期;在約旦、越南有設廠的廣越指出,美國對中國大陸提高關稅,這對臺灣廠商接單絕對是有利的。
在美國經濟逐漸好轉、川普上任將對中國大陸輸美紡品課高關稅下,廣越指出,已有品牌廠進行供應鏈的調整,公司2025年訂單量已明顯看出成長。
【資料來源:紡織產業推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