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交部: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有助全球積極推動氣候保護措施
發佈日期 2022.06.08
歐盟執委會刻與成員國、歐洲議會討論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之可行性,針對進口商品,將依據其生產鏈中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量,額外課徵碳價(稅);倘產品於歐盟各國產製,則將視情調整價格以反映碳成本。德國由於產業發展考量,並擔憂實施CBAM或課徵國內商品碳稅,恐使德國企業處於不利之競爭地位,或招致美、中兩國貿易報復,因此對於相關議題態度保守,以往均迴避表達明確立場,盼續與產業進行溝通討論後再行決策。

惟德國外交部「國際氣候行動特使」Jennifer Morgan(美籍,前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負責人)近日受訪時則明確表態,支持歐盟針對碳足跡大的進口產品徵收更高進口關稅之芻議。伊進一步指出,「巴黎氣候協定」最大弱點是缺乏執行機制,而具企圖心之國家可以透過其他經濟措施解決此一缺陷。倘部分國家拒絕推動積極之氣候行動與淨零碳排政策,應設法使這些國家付出代價。未來歐盟倘執行CBAM,將可能激勵世界各國加強氣候行動之執行力度,同時保護歐盟經濟發展,M特使爰表示,將全力支持歐盟對鋼鐵等進口產品徵收碳關稅之計畫。未來,德國將與美國密切合作,尋找與歐盟共同執行機制。

德國外長Annalena Baerbock(綠黨)則表示,未來數月,G7、G20及在埃及召開之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將相繼就國際氣候行動進行談判,協商過程恐將面臨困難,但對已開發國家來說也是一項契機,可為全球暖化問題克盡義務。B部長2022年5月27日在G7能源部長會議強調,有效的氣候行動必須藉由工業化國家共同合作,關注與應對環境及安全挑戰,而非各國僅關注將資金與資源導入至相關計畫、卻未進行充分對話與協調。

德國外交部雖已明確表態支持歐盟實施CBAM,惟以德國蕭茲總理為首之社民黨,則傾向以組成「氣候俱樂部」為首選,盼結合志同道合國家,大幅提升減排承諾,以達氣候中和目標。相關政經分析,「氣候俱樂部」倘能獲多數排碳大國(如中國與美國)認同及參與,則CBAM或許未有執行之必要。綜上,未來德國在CBAM與「氣候俱樂部」間之推動順序與競合,是否將造成3黨聯合政府內部進一步矛盾,值得持續關注。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