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將需要何種政策以確保更好的廢棄物管理?
國立越南大學副教授Quan Nguyen Hong也任職於循環經濟發展中心,他指出,循環紡織在越南仍處於早期階段,不過,有部分先驅企業正進行製程、水處理及一些原料的回收再生。但是越南整體的循環經濟「仍然相當有限」。
他建議越南政府確保任何補助紡織品回收再生的政策,要以從原料投入開始的「整個價值鏈」為基礎。在價值鏈上從與農業相關的原料到終端消費品,皆蘊含許多發展循環經濟的潛力。
越南有相當規模的紡織成衣產業,不過他提出的一個大問題是:「我們如何建置一個大的設備基地來推動回收再生產業?」
品牌如何和越南的供應商合作以推動紡織的回收再生?
德國品牌Puma的成衣開發資深經理Cornelius Wolf表示,越南是該公司採購機能性成衣的首選國家,而在Puma的2030永續目標中,循環性也是關鍵焦點之一。
為達成其永續目標,Puma的認知是必須和其供應商緊密合作。Wolf解釋說,Puma和外部的利益關係人士合作,一起界定該公司的目標。因為Puma對於自身將往何處去有自己的想法,但必須和專家合作,這包括供應商,以及其他組織,以便前進的方向正確。
Wolf稱,任何服裝或運動品牌要做到循環,需要訂出目標做為起始點,而且要大膽。「我們必須突破界限,永續和愛護地球不能只是打安全牌;我們也需要分享這些目標與計畫,因為就如Syre的使命是要將回收再生聚酯規模化,如果不經過討論,我們無法規劃實際上需要多少廢棄物,或是要建立多大的產能。」
他了解在供應鏈內有許多地方依賴品牌指引方向,因此產業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品牌都要分享他們的目標。
但是,他也釐清,品牌也依賴供應商,因此「我們也需要他們參與其中。」
「我們也需要協助訓練供應商適應新的相關法規,確保他們對法規的理解都在同一個水平,沒有人落後,否則未來很難做生意,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我們要供應商具有競爭力,在這方面幫助他們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可以從越南擁抱紡織品的回收再生學到甚麼?
Morandi表示,自越南在紡織回收再生的進展以改善供應鏈的循環表現上,可得到一些經驗。
「越南紡織業是相當動態的狀況,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不過,有一些方面可有助加強循環性,向其他產業學習則是必要的。」
「和制定政策者互動也非常重要;規範進口紡織品的數量將有助強化與提升產業的循環性。」
如果紡織廢棄物必須要運送到不同的國家,那要將它做為投入的原料會有問題,因此應該允許一定數量的紡織廢棄物當作交易並為循環紡織之用,如此才能將循環紡織產出規模化。
最後,在最初的規劃、訓練,以及洞見與知識的分享上,皆要將供應商與所有利益相關者包含在內,才能確保沒有人落在後面。
Morandi稱:「我認為這對任何要發展紡織回收再生產業的國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