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工會聯合會 (ITUC) 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一些受買主偏好的服裝採購地點,竟位居全球最差工作場所之列。
全球十大最不適合工作的國家和服裝採購熱點
•孟加拉
•白俄羅斯
•巴西
•哥倫比亞
•埃及
•史瓦蒂尼
•瓜地馬拉
•緬甸
•菲律賓
•土耳其
孟加拉
工人的權利持續受到“嚴重限制”,報告指出倒退的法律、工會組建的障礙和警察暴力是該國進入前十名的一些原因。
該國的服裝產業是最大的產業,僱傭超過 450 萬工人,在該產業組建工會的嘗試“遭到無情的阻撓”,而罷工卻遭到工業警察的極端暴力對待。
埃及
壓制性法律、對罷工者的起訴、工會破壞和解僱,為埃及進入前十名的主要原因。
該報告指出,埃及的工人仍被剝奪工作中的基本權利和自由,而許多獨立工會在 2018 年解散後,仍在尋求重新註冊。而在2021 年出臺的新法律,進一步限制言論和集會自由。
緬甸
對罷工和抗議的殘酷鎮壓、任意逮捕和殺戮,是緬甸被列為世界上最糟糕的工作場所之一的重要原因。
報告指出,自 2021 年 2 月 1 日發生軍事政變和鎮壓隨後的民主抗議活動以來,該國繼續廣泛和系統性地侵犯人權。
菲律賓
根據全球權利指數,暴力和謀殺、罷工期間的逮捕和國家鎮壓,是菲律賓被列為最糟糕工作場所之一。
報告指出,該國的工人及其代表仍然受到暴力襲擊、恐嚇和任意逮捕。
土耳其
報告指出,土耳其鎮壓罷工、逮捕工會成員,以及系統性地破壞工會,並補充至 2022 年,工人的自由和權利仍持續被剝奪,包括警察鎮壓抗議活動。
其他主要採購國家在評級系統中的公平程度如何?
該指數透過對工人權利的尊重程度從 1(優) 到 5+(差)的等級,來區分優劣國家。
評級5+
緬甸獲得了 5+ 的最差評級,該指數將其定義為:“由於法治崩潰,權利得不到保障。”
評級5
中國大陸、孟加拉、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印度、印尼、巴基斯坦、菲律賓、巴西、埃及、土耳其和柬埔寨等服裝採購熱點地區獲得5分,即工人權利不受保障。
評級4
斯里蘭卡、越南、衣索比亞等多個知名服裝採購國也獲得系統給予侵權評級,美國也獲得了 4 分。
評級3
薩爾瓦多和墨西哥被評為 3 級,這意味著較常發生侵犯權利的行為。
評級2
歐洲一些領先的服裝採購熱點地區排名較低,包括葡萄牙、斯洛伐克和西班牙。
評級1
義大利、瑞典、德國和芬蘭位列第一(零星發生侵犯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