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與緬甸服裝產業的高層領導者指出,自去(2021)年2月1日緬甸政變以來,因該國的經濟及政治動盪,製造業訂單已自緬甸移轉至柬埔寨。
柬埔寨服裝製造商協會(Garment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GMAC)副秘書長Kaing Monika表示,各大品牌開始將服裝訂單從緬甸轉至柬埔寨,以尋求更具競爭力的價格、穩定的品質、準確的交付期限,以及合規性,但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會進一步導致工廠遷移。
渠表示:「2021年,我們確實獲得部份服裝業的新投資者,但並不確定他們是否已遷出緬甸」。
2021年初,柬埔寨磅士卑省省長Vy Samnang於當地房地產刊物中透露,已在招攬在緬甸建立服裝廠,但欲將工廠遷移至磅士卑省的投資者;磅士卑省位於柬埔寨首都金邊和西哈努克海港之間。
2021年前9個月,柬埔寨服裝出口額為82.4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1.4%。柬埔寨服裝製造商協會秘書長Ken Loo表示,若於2021年4月及5月時,工廠未因COVID-19爆發及封鎖政策而被迫關閉,那麼該產業的訂單「應該會成長更多」。
服裝廠負責人、緬甸工商聯合會(Union of Myanmar Federation of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UMFCCI)中央執行委員會成員U Aung Min證實,該成長部份來自緬甸國內,雖然緬甸的服裝製造廠仍在運作,但服裝訂單已被轉移至柬埔寨。然而,渠認為,將業務轉移至柬埔寨,與當前的政治局勢或軍政府無關:「服裝訂單自緬甸轉移到柬埔寨的主要原因是航運,以及郵資和海運集裝箱的稅收增加」。
U Aung Min補充,由於這些擔憂,加上柬埔寨與緬甸之間為免稅貿易,且東南亞國家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亦享有特權,故部份主要的緬甸服裝製造商已將訂單外包至柬埔寨。渠表示:「然而,緬甸的生產品質高於柬埔寨,且我們擁有大量的人力資源」,他希望這些優勢能夠減少訂單自緬甸流出;U Aung Min本身在該國擁有廠房,位於南大貢工業區,南易仰光。渠亦不確定損失的訂單量:「我不知道有多少訂單已轉移至柬埔寨」。
一位仰光的工會高層主管指出,部份緬甸服裝廠自2021年4月以來,一直無法重新開工,當時政治反對軍事接管造成的破壞尤為嚴重;也就是說,今年僅有少數幾家新的服裝廠開業,但這些皆在政變前即已計劃好了。
目前,因緬甸持續的經濟問題,使得服裝勞工的薪資低廉,世界銀行(World Bank)預估,今(2022)年緬甸經濟將衰退18%。該主管表示,訂單不足導致服裝產業大規模裁員,許多勞工抱怨不但被拖欠2~3個月的薪資,還被立即解僱。即便是保住工作的勞工,每天也僅能賺取4,000緬元(約2.24美元),且因訂單需求少而無法加班(原本加班可使他們的薪資翻倍)。
渠並表示:「軍政府無法改善工作條件或解決服裝業勞工面臨的問題。因此,仰光製衣廠的許多勞工已回到家鄉,或至泰國工作,以養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