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慢閃店」在中國大陸商圈中悄然流行,成為品牌和商場新寵。「慢閃店」主打比快閃店「慢」,比普通店「快」,運營週期通常為1至6個月,更重視提供富有價值的消費體驗和建立精神共鳴。從「快進快出」的快閃店,到與消費者深度互動的「慢閃店」,這種變化背後,反映出中國大陸零售行業和商業地產運營邏輯的深刻轉型。
快閃店在商圈「慢」下來
位於北京什刹海荷花市場步行街的Overide品牌近日開業,該品牌由中國大陸專業滑雪裝備技術公司雪鸮科技創立,主營高品質滑雪裝備。店內陳列的電熱手套、防霧護目鏡、修身防護款護具等專業冰雪裝備,顯示出品牌拓展零售市場的決心。值得注意的是,Overide此次採用「慢閃店」這一新型零售模式。相較於與傳統的快閃店,「慢閃店」具有更長的運營週期,並更加注重消費者體驗和品牌互動。品牌創始人李堯表示:「希望通過這一線下平臺,將高質量的冰雪裝備帶給更多消費者,同時建立更深層次的品牌認知。」
業內人士分析,Overide此次佈局北京市中心「慢閃店」,一方面可以測試城市消費者對專業冰雪裝備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能在哈爾濱亞洲冬季運動會後的冰雪運動熱潮中搶佔市場先機。這種模式既降低了品牌長期租賃店面的成本壓力,又能保持市場新鮮感,或將成為專業運動品牌拓展零售市場的新趨勢。
除了商業街,「慢閃店」也在各大商場嶄露頭角。在北京西單商場,12家品牌以「慢閃店」的形式首次亮相,從2024年12月經營至2025年4月。這些品牌大部分來自韓國,也有來自上海的小眾品牌。
零售品牌低成本闖市場
「慢閃店」這一模式正成為品牌進軍新市場、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重要選擇。開設傳統實體店需要承擔高昂的租金、裝修和人員成本,而且很難快速回應市場的變化。相較於傳統實體店,慢閃店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既避免了長期租賃的高額固定成本,又能保持足夠的市場測試時間。
慢閃店模式特別適合兩類品牌:一是計畫進入新區域市場的品牌,二是尋求從線上向線下延伸的互聯網品牌。與快閃店依賴知名IP實現短期業績爆發不同,慢閃店更注重品牌與消費者的深度互動,通過口碑傳播實現持續引流。
以服裝零售為例,品牌通常需要較長時間與目標客群建立聯繫,慢閃店模式恰好提供了這一緩衝期。數據顯示,採用慢閃店模式的品牌,其市場測試成本可降低40%-60%,同時能夠獲得更準確的市場回饋。專家預測,隨著零售業態的持續創新,慢閃店或將成為品牌開拓市場的主流選擇之一。
新潮流帶來商場運營新思路
越來越多「慢閃店」出現的背後,也得益於商場運營思路的創新。北京某商場專案負責人透露,零售類店鋪與商場的租約通常為兩年,如今,商場開始打破傳統租賃關係,實行更靈活的運營策略。「慢閃店」能豐富品牌矩陣,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新鮮感。這種合作方式能吸引更多新品牌入駐,實現了品牌、商場和消費者的多方共贏。
實際上,面對電商的衝擊,近些年不少傳統零售品牌都將銷售主場轉向線上,縮減傳統線下連鎖店。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分析,如今,線下實體店承擔著品牌與消費者互動、建立情感鏈接的功能,依舊有獨特的價值。當新品牌進入市場時,不再像以往一次性鋪設大量店鋪,「慢閃店」就成為了很好的呈現形式,能給消費者帶來新奇特的體驗。
【資料來源:台灣經貿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