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國際機械設備展於7月13日開幕,率團參展的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以下稱機械公會)強調,受俄烏衝突、美中貿易戰衝擊,臺灣機械業者相繼轉出紅色供應鏈,利用疫情後產業鏈重組機會,與大馬合作推動臺灣智慧製造工業4.0相關成果。
第34屆馬來西亞國際機械設備展7月13日起在吉隆坡國際貿易展覽中心(MITEC)舉行為期3天展覽。這項展會含括食品包裝與加工設備、塑橡膠設備與模具技術、烘焙設備與原材料、廣告與LED照明等4大項目,其中,機械公會率7家業者參與。
機械公會代表張嘉樺表示,臺灣機械設備產業歷經多年發展已有完整產業鏈,不僅在智慧化與自動化部分朝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擁有高性價比更是臺灣機械設備產業鏈優勢,尤其,機械設備的加工精密度已媲美歐美日的同級產品。
他指出,臺灣機械設備產業推動「智慧製造」工業4.0近10年,諸如工具機、塑橡膠機械、紡織機機械等均朝智慧化、自動化、資料可視化、連網化等國際主流趨勢接軌。
張嘉樺表示,臺灣機械設備產業鏈能夠提供「整廠輸出」(Turn-key solution)系統整合方案,結合硬體與軟體,取代昔日僅售賣機械的「單機輸出」模式。
臺灣機械設備產業鏈朝東南亞國家發展的關鍵因素,主要受到整體供應鏈移轉影響,多數臺灣業者也逐漸轉出紅色供應鏈,避免受到美中貿易戰衝擊。
【資料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