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紡織業清潔計畫
發佈日期 2022.07.12
隨著永續發展服裝品牌在中國大陸漸漸崛起,中國大陸消費者對所穿布料來源的環保意識亦在提升。這種意識的萌芽,與北京雄心勃勃規劃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綠色計畫相吻合。

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及成衣出口國,2020年生產超過200億件服裝,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同年,中國大陸廢舊紡織品產生約2,200萬噸,循環利用率約為20%,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約150萬噸。

今(2022)年4月,中國大陸政府制定一個新的目標,透過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回收體系,以及提高消費者和生產者回收意識的運動,以實現到2030年時將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自20%提高到30%。

一項研究顯示,2015年中國大陸紡織品企業的碳排放,在所有工業企業碳排放中占比超過6%。紡織品工業用水資源消耗量較大,生產一噸紡織品用水量達200噸。中國大陸紡織品工業用水量,約占總用水量的6.3%。

中國大陸計劃促進低碳紡織品生產,鼓勵使用可持續纖維,加強生產廠商的社會責任,改善目前的紡織品回收系統,並增加對紡織品回收技術研發的投資等措施。

紡織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一項研究表示,2015年中國大陸紡織企業的碳排放,占所有工業企業碳排放量的6%以上。而高達60%的全球纖維生產流向了時尚行業,據估計,該行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十分之一。在中國大陸,紡織品製造業嚴重依賴煤炭能源,估計其碳足跡較土耳其或歐洲製造紡織品所產生的碳排放量高出40%。

紡織業用水量大,生產一噸的紡織品需要消耗200噸水。中國大陸紡織工業耗水量超過8.5億噸,約占全國總用水量的6.3%。一條牛仔褲可消耗超過3,700升的水,並產生超過33公斤的碳。

中國大陸的紡織廠在生產過程中也產生超過15噸的危險廢棄物。污泥占廢棄物的40%以上,但其中僅約三分之一被回收利用。2015年的數據顯示,大約28%的廢棄物來自食物或人類活動,但其中僅20%被回收利用。

中國大陸一位專家告訴官方媒體《中國日報》,使用每公斤回收的紡織廢料可以幫助減少3.6公斤的碳排放,並節省6,000升水。

然而,在需求方面,中國大陸只有不到1%的消費後時尚產品被回收利用。許多廢棄的時尚服裝被送往垃圾填埋場、焚化爐或垃圾焚燒發電廠。儘管約19%的中國大陸民眾以非正式的方式將衣服賣到回收站,但低廉的回收價格有時促使非正式的回收商拒絕接受。
 
綠色系統面臨的挑戰

中國大陸紡織業的後工業廢物比消費後廢物相對容易解決,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執行長、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全球供應鏈管理與永續發展的Edwin Keh博士表示。

「在產品的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工業廢料,更容易處理。這些基本上是新的,未使用的材料,可以按成分和顏色進行收集和分類」,Keh博士告訴德國媒體FairPlanet。「這些材料的價值相對較高,可以採用多種回收技術,以機械或化學方式將其重新加工成紗線或其他有用的材料」。

然而,這位專家補充說,消費後廢棄物的處理過程可能既複雜又昂貴。

渠稱,鑒於我們時尚產業的創造力,使用的材料有很多種類,處理消費後紡織廢棄物並不容易」,「消費後服裝也將處於不同的使用狀態。有些可按原樣重新使用。另一些被損壞、弄髒或污染,則不能按原樣使用,而需被分解並加工成其他有用的材料」。

「更複雜的是,我們今天穿的服裝多數皆由混合材料製成的。因此,回收後的服裝會有纖維素的混合物、最常見的棉花、蛋白質纖維材料如羊毛和蠶絲,以及以石油為基本原料製成的材料如聚酯」,渠補充說。

需要改變什麼

Keh博士警告說,要想大幅削減中國大陸紡織業的污染和浪費,僅有幾個綠色時尚品牌的努力是不夠的。渠認為,雄心勃勃30%的目標,但卻是可行的。

渠建議政府推動立法和稅收激勵措施,以改變消費者行為,並建議企業嘗試不同的模式,包括訂購和租賃服務。

在中國大陸的一些社區,人們正在採取行動,鼓勵可持續的時尚。例如,像北京的The Bulk House零浪費無包裝商店,銷售由有機材料製成的棉布袋等產品。而電子商務平臺JD.com則收集捐贈的衣服給當地慈善機構,不收取任何額外費用。

「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需要更多的銷售點,運用教育工具和提升透明度,瞭解我們的購買決定對環境的影響」,Keh博士補充說。「就像食品營養標籤或電器的能源使用指南一樣,我們需要更多的資訊」。

最終,Keh博士認為,消費者看待衣服的方式也必須改變。

「我們是人類文明中最早將衣服視為一次性消費品的幾代人之一。我們的父母和他們的父母認為衣服是耐用品。他們照顧衣服、修理衣服、把衣服交給下一代。我們必須改變看待衣服的方式」。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