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紡織品市佔率分析、行業趨勢和統計、成長預測(2025-2030年)
發佈日期 2025.05.14
非洲的紡織業多種多樣,但有一件事似乎保持不變,那就是棉花市場。目前非洲有許多國家種植和銷售棉花。其中六個國家以「非洲棉花」為標籤種植棉花,是最大的就業創造國之一,光是棉花產業就為非洲人提供了45萬名就業機會。然而,紡織業不僅僅是種植和銷售棉花。南非也正在向技術紡織品領域擴張,向航空公司供應大麻。埃塞俄比亞等國家也開始建造更多紡織廠,僱用當地人並幫助企業擺脫中國大陸等國家工資上漲的困境。H&M等公司在非洲開設工廠,因為那裡的工資低,而且人口可以養活他們所需的工人。此外,非洲種植和收穫的棉花用於生產銷往全球市場的紗線、線紗和其他產品。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價值鏈的破壞以及對非洲企業的影響已顯而易見。疫情和全球經濟封鎖對紡織品的生產、銷售和貿易產生了直接影響。封鎖導致電子商務和網路購物大幅擴張。雖然服飾是電子商務中主要且成長最快的產品類別,但紡織品是一個相當小眾的線上細分市場。

非洲紡織品市場趨勢

《非洲成長與機會法》對非洲紡織業的影響

為增強非洲大陸的經濟實力,美國國會於2000年5月18日通過《2000年美國貿易與發展法案》簽署了《非洲成長與機會法案》(AGOA),該法案頒布以來,已在肯尼亞、馬拉維、萊索托、賴索托王國、加彭、辛巴威、岡比亞等目標國家取得了明顯成效和巨大成功,至今至今仍持續成功,並持續成效。

透過《非洲成長與機會法》,美國向非洲產品開放了市場,其中紡織品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佔有率。 《非洲成長與機會法案》為撒哈拉以南非洲服裝出口商提供了免稅進入美國市場的待遇,並對不合格的成員國(如亞洲國家)產生了重大影響。這降低了生產成本,使美國市場成為嬰兒服裝、坯布、棉紗、羊毛和軋棉等非洲紡織品的更好選擇。與亞洲和歐洲等其他大陸市場相比,這些產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生產以供直接出口或用於下游服裝生產並出口到美國,很可能更具競爭力。

非洲各地的紡織品生產商和出口商嚴重依賴2005年1月生效的新貿易規則的影響。該規則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下達成,取消了已開發國家的配額,並向市場力量開放了三十多年來一直受到保護的領域。

此外,全球對非洲紡織品和服飾的需求日益成長,非洲圖案被視為真正時尚和標誌性的服裝。國際時裝公司擴大將非洲影響力融入其最新系列中。

增加對埃塞俄比亞的投資

在國際貿易中心組織的產業代表團訪問衣索比亞後,中國大陸領先的紡織企業正加強在衣索比亞的採購和投資計畫。

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大陸已成為非洲經濟體日益重要的融資來源,其中也包括衣索比亞年輕但快速成長的製造業。

2018年,中國大陸紡織商會與埃塞俄比亞當地紡織合作夥伴、埃塞俄比亞紡織服飾行業協會領導以及政府高級官員簽署了採購協議並探討投資夥伴關係。

中國大陸代表團對衣索比亞在公路、鐵路、電力等基礎建設方面的進展印象深刻,但表示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力和降低物流成本將使衣索比亞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在從中國大陸出口商品變得越來越困難的當下,美國和北京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被認為是激勵中國大陸企業在衣索比亞投資的進一步因素。

非洲紡織業概況

本報告介紹了非洲紡織業的主要國際參與者。從市場佔有率來看,目前只有少數幾家大公司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然而,隨著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中小企業正在透過贏得新契約和開拓新市場來擴大其市場佔有率。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