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戶外服飾巨擘永元公司創辦人表示,在未來五年內將投資於四個新的服裝採購熱點,不過全球碎片化的服裝供應鏈仍然令人擔憂。
Kihak Sung於1974年在南韓成立永元公司(Youngone Corp.),至今已五十年。在接受成衣產業專業雜誌Just Style的獨家專訪中,他分享事業成功的祕密在於努力工作、有耐心、以及不畏懼跳脫框架,放眼尋找投資的地方與讓事業成長的方式。
永元公司為The North Face、Patagonia、adidas等品牌生產機能性成衣,是首先在海外擴展的南韓企業之一。他稱他是跨出這一大步的三家南韓公司之一,但是其他兩家都失敗了。
在被問到原因何在,他認為可能其他兩家選錯了跨足地點。
2030年永元公司覺得值得觀察的服裝採購對象國
談到找尋新的服裝生產地點,Kihak Sung一直都是顛覆者,所以他認為哪裡是下一站呢?
他毫不遲疑地表示,永元公司會希望在2030年之時能在烏茲別克、印度、肯亞及瓜地馬拉等地有三或四個生產地點。他稱:「這是我要在接著五年內達成的事。」
他指出,歐洲從一開始就是他的主要終端消費市場,所以他渴望在未來數年內看到生意在歐洲更蓬勃地發展。
當然他也已經在美國市場發展出一個終端消費市場的基礎。但是他了解到,主要的消費市場正在轉變,這就是為什麼他正在探尋新的生產地點,可以更接近新的終端消費市場。
例如,永元在肯亞投資是因為他要在未來供應非洲大陸的消費者。印度也是首要選擇,因為印度已經在發展內需市場,這個市場對高端產品有需求,而這正是永元公司產品的市場。
烏茲別克則是最近的一個好例子﹐證明Kihak Sung在服裝採購方面總是領先一步,因為他在超過十年前就開始在中亞國家投資。
對他而言,這是冒著計算過的風險,在新機會的地方做較小規模的投資。如果他賭對了,就可做較大的投資。
他知道烏茲別克因為過去和蘇聯的歷史,需要較長的時間經營,但是他已和該國密切合作,並分享他的專家建議。他鼓勵政府官員和國際勞工組織(ILO)密切合作,以消除在該國棉田裡強迫勞動的現象,並鼓勵該國的成衣業減產幾近30%,以確保產品不會落得在全球市場上傾銷。
烏茲別克聽進他的建議,已經根除棉田的強迫勞動行為,並且減產棉花,所以該國可從糧食生產賺更多的錢,既能造福自己人民,又能讓糧食出口產業得利。
2025年最大的挑戰與關注
地緣政治是成衣產業現今面臨的課題。Kihak Sung觀察到每件事情的立場都較以前更分裂。因此他亟於尋找對生意發展阻礙較少的地方。「我要看到比較不碎片化的世界。」
他的地緣政治關注包括現下的紅海問題與烏俄戰爭,兩者都持續造成供應鏈的中斷。他認為如果烏俄戰爭告終,蘇俄對西方世界就會再度有用。
對他而言,不論2025年發生何事,他的哲學一直並且也將持續都是,客戶的成功就是他的成功。永元引以為傲的是,能找到前途看好的品牌,與它們一起努力打拼並成長。
他的結論是:「我們希望,藉著支持我們成功的夥伴與它們的品牌,我們可以協助它們變得更成功,這同時意味著我們可以擴展我們自身的業務,推升我們自身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