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時尚:再生面料與升級再造(上)
發佈日期 2022.06.13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早前舉行「可持續時尚:再生面料與升級再造」網上研討會,探討如何為以嶄新科技解決紡織廢料,並把回收廢棄衣物轉廢為材,推動時尚品牌踏上可持續發展之路。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陳永健期望透過此次研討會,讓中小企對ESG有更深入的認識,探索如何在經營業務時兼顧實踐可持續發展,繼而發掘出更多商機,包括如何以嶄新可持續發展科技如再生面料等迎來大灣區源源機遇 。

全球時尚業致力扭轉快速時尚生態

快速時尚(Fast Fashion)在過去20年冒起,消費者比以往能夠以較低價錢購買各款衣飾,大大提升他們的消費意欲,進一步推動全球時尚業的高速發展。然而快速時尚卻衍生了一連串與環保問題。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經濟師傅至樂引述數據指出,全球生產成衣的數量由2000年的50億件,銳增至2020年的100億件,市場預計全球的成衣購買量更會從目前每年62億噸,急增至2050年的175億噸。

「生產成衣對環境有什麼影響呢?以成衣的生產周期為例,從原材料製造到產品壽命周期各階段中的處理和棄置,全球時裝業每年用水量高達215萬億升、佔全球用水量五份之一,排放的溫室氣體亦多達33億噸。全球每年棄置的衣物價值高達4,600億美元,惟回收及循環再造率僅有13%。」傅至樂表示,製布過程中的染色和漂白工序都會造成水污染和大自然難以自行降解的人造衣物纖維等問題,在在都使時尚業被貼上「不環保」或「不可持續」等負面標籤。
從原材料製造到棄置,全球時裝業每年的用水量和溫室氣體排放量,分別高達
215萬億升及33億噸
 
為扭轉公眾對時尚業不環保的觀感,全球時尚業越見重視可持續發展,不少國際大品牌更率先牽頭從原材料出發,在產品開發和生產上研究並採用可循環再造或再生物料,例如從海藻及牛奶中提煉纖維和酪蛋白(casein)製成布料,亦有國際時尚品牌把從海洋收集到的塑膠垃圾轉廢為材。傅至樂說:「時尚業界多年來已建立相對整全的自我監管機制,當中包括毛皮業推出的Furmark認證,讓業界可以根據統一指標作可持續生產和採購,而消費者也可以透過掃瞄產品上的認證,了解衣物在供應鏈中走過的每一個環節。此外,聯合國也針對成衣和時尚商品推出了Sustainability Pledge,讓消費者可以在購買產品前追溯其生產環節是否合符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除實踐循環再造或採用再生物料外,業界宜鼓勵消費者減少購買快速時裝,
並把舊衣服和鞋履充分回收
 
傅至樂認為,除了要從源頭減碳減排,業界也可以從消費者教育和宣傳入手,鼓勵他們減少購買快速時裝,在消費前再三衡量自身的需要,考慮有關消費活動的碳足跡,並吸引消費者把舊衣服和鞋履充分回收,以循環再用減少浪費。
 

【資料來源:香港貿易發展局】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