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在地緣政治下的挑戰
發佈日期 2024.01.17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各國開始審視自身供應鏈安全。從美國前總統川普提倡美中經濟「脫鉤」(Decoupling),以及歐盟執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馮德萊恩)所提出的「去風險」(De-risking)。這也意味著,各國有意願與中國大陸保持經貿關係,並透過多元化供應鏈和市場分散,以降低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

面對全球對綠色轉型的關鍵原物料需求急速增加,潔淨能源產業成為當前討論的焦點。然而,因中國大陸潔淨能源技術的壟斷,使西方國家難以平衡「能源安全」與「能源帳單」。儘管歐美國家主導潔淨能源議程,但不可否認潔淨能源大部分已被中國大陸市場占據。中國大陸生產世界上約 90% 的稀土元素、至少 80% 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 60% 的風力渦輪機與電動汽車電池,且在一些用於電池和更小眾產品的材料中,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也幾乎接近100%。換言之,中國大陸已成為潔淨技術和關鍵原材料領域中,供應成本最低且規模最龐大的供應商。

為了刺激國家本土產業發展,西方國家紛紛祭出不同政策。美國透過「降低通膨法案」提供補貼,鼓勵電動車、太陽能、風能等零組件在國內製造。並規定,只有在美國組裝之電動車,才可獲得補貼;歐盟則考慮放寬援助規則,提出積極的綠色產業政策,俾利與美國之補貼競爭。然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指出,西方國家透過本地製造和補貼政策等策略的實施,短期內雖能刺激國內產業、加快實現潔淨能源的目標;然而就現實層面來看,光是在歐美國家建置廠房的成本,就比中國大陸建廠高出好幾倍。如此高昂的勞動成本及能源價格,不僅增加企業營運成本,也推高零組件之價格,例如,西方製造的電解槽(electrolyser)價格,是中國大陸製造的5倍,這些因素也將推高全球經濟之脫碳成本。

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在政府補貼、廉價電力、勞動力、土地,以及再生能源製造技術上,皆居全球領先地位。歐美國家面對中國大陸潔淨能源供應鏈的難以撼動,一方面要實現能源轉型目標,短期內無法完全脫離中國大陸;另一方面,要使國內清潔能源領域能夠繼續生存,就不能長期與中國大陸共存。此外,受到地緣政治的牽絆,各國更擔心過度依賴,反而會使中國大陸利用自身潔淨能源主導地位,使潔淨能源產品與技術武器化。例如,不久前中國大陸對生產鋰電池的關鍵原物料實施新的出口管制,此舉讓全球電動汽車供應鏈感到不安。

中國大陸欲透過清潔能源產業取得地緣政治優勢,因此為了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西方國家需建立多樣化的供應鏈、擴大全球投資與技術,並重新塑造潔淨能源的未來。《外交事務》指出,西方國家的補貼策略雖能在短期內刺激潔淨能源領域的發展,但非長久之計。在潔淨能源技術的競爭中,歐美國家應思考如何運用其他策略和本身的優勢與中國大陸長期競爭。例如,可透過對中國大陸太陽能電池板徵收關稅,限制價格競爭,支持本土供應商,同時提高美國太陽能設備價格。此外,透過更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潔淨能源技術生產和重要礦物加工的成本和碳足跡。

為了協助降低企業成本,西方國家政府可以透過產業政策,在市場協助下支付更高的費用,以支持具有可持續性的供應鏈。以歐洲為例,電池被視為實現脫碳和淨零碳轉型的關鍵元素。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對電池的需求將增加超過10倍。同時,報廢電池含有眾多關鍵原材料,有效的回收,可減少對第三國供應的依賴。去(112)年,歐盟即制定了新的電池和廢棄電池法規,旨在促進歐洲工業競爭力,確保新電池是可持續的,有助於實現綠色轉型。

簡言之,要實現2050淨零目標,缺乏中國大陸的合作,將使去碳化難以實現。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全球能源轉型需要與中國大陸在潔淨能源領域展開合作。並且,這種合作應該更加強調中國大陸在減碳方面實現高標準的承諾,而非僅在新能源技術或產業層面的合作。要應對這一挑戰,歐美國家需要制定更全面的戰略,包括多元化供應鏈、提升技術競爭力,以促進國際間的合作,實現共贏。
 
 
 


【資料來源:國際經貿服務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