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東服裝市場的亮麗增長吸引業者注視,但是他們認為該地區的物流安排及外商投資配套仍有改善空間。
在迪拜舉行的國際成衣及紡織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Apparel and Textile Fair)出席人數甚高,相信經驗豐富的行業觀察員都不感意外。畢竟,不少傳統高端服裝市場目前似乎都略見緩滯,環球紡織品行業因此寄望仍然蓬勃的中東市場,認為是實現短期增長目標的不二之選。
在業界眼中,迪拜一直是打進阿聯酋市場的最佳切入點,並且是重要的跨地區樞紐。具體而言,中東服裝市場發展成熟,在2022年其紡織品/時裝銷售總額約達649億美元,預計平均年增長率至少在2027年前仍能維持於3%的水平。總的來說,預期高端服飾將是增長勢頭最強勁的類別,而沙特阿拉伯則有望繼續成為表現最佳的個別市場。
儘管發展態勢向好,展會上許多參展商仍有顧慮,表示在中東市場拓展業務絕非穩操勝券。總部位於浙江的Jiela Textile是一家伊斯蘭服裝生產商,其經理Claire Zhang指出,當地的供應鏈合作關係長遠深厚,想要打進該商圈尤為困難。她不諱言:「這裡老一輩的人往往相對固執保守,即使其他公司的商品或許成本較低且質量較高,他們都會堅持選擇熟悉的供應商。
「然而,開始逐步接手家族企業的新一代,則容易合作得多。他們往往更能理解我們,同時也更願意靈活配合。儘管如此,我們仍要與其他更具規模的中國大陸生產商競爭。我們的起步較遲,有些中國大陸企業已在迪拜設立辦事處,而我們卻仍在使用本地代理。所以參加這類展會對我們很重要,因為我們很少有機會親自與潛在客戶面對面接觸。」
來自華沙的Marlu是一家專營訂製套裝和連衣裙的家族企業,旗下服裝系列非常適合中東地區的氣候。然而,品牌經理Eva Karbownski坦言,物色恰當的本地合作夥伴相當困難:「我們的亞麻和人造棉套裝十分適合在炎熱的天氣穿著,因此迪拜應是理想的目標市場,可與我們品牌相得益彰。當地百貨公司吸納多個品牌,可是開出的商業條款卻不理想,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問題。基本上,他們會向我們收取月費,而且在他們店舖所銷售的每一件商品都要抽取佣金。因此,我們來這裡尋找真正明白Marlu品牌意義,又願意幫助我們立足本地市場的夥伴。」
對於來自中東以外的供應商來說,另一個挑戰就是物流安排,尤其是與可靠性和成本有關的問題。這方面對東歐公司Sila而言尤為棘手,該公司是一家專營有機亞麻製輕便休閒服裝的供應商。
其行政總裁Alex Kolbin道出問題所在:「雖然我們是在物色迪拜本地的批發買家和經銷商,但同時也在尋找更具成本效益的物流方案。我們在這裡銷售任何商品,都需要考慮當中高昂的運輸成本,所以我們也在尋找本地合作夥伴,希望能幫助我們處理這個問題。」
總部位於千葉的Knotta同樣苦於應對不同物流問題,該參展公司是一家經營優質和服及腰帶的供應商,其總監Guzel Bikbova總結公司的經驗,慨嘆道:「將我們的商品運到中東總是困難重重。我們經常遇到貨物在中國大陸境內進退兩難的狀況。」
建立良心供應鏈和可持續商業模式日趨重要,是展會上另一個司空見慣的主題,Knotta也有切實推行這方面的理念。Bikbova表示:「我們賣的是訂製款二手和服,所回收的服裝基本上都處於新淨良好的狀態,沒太多穿過的痕跡。我們把和服改造成不同風格,使每一件都能成為歷久不衰的藝術品。」
這股提倡良心經營的風氣也吹到了襪類產業。舉例而言,埃及針織襪供應商Moody Socks的董事總經理Moody Hanna便強調,有必要構建最符合道德理念的生產鏈。
Hanna詳述公司將如何實踐理念:「我們的目標是在2024年底實施100%良心採購政策。這意味著我們的所有供應商都必須保證不使用童工,並且以合理方式對待員工和絕對尊重員工人權。此外,我們計劃到了2028年會完全轉用太陽能供電。」
2023年國際成衣及紡織品展覽會(IATF)已於11月27至29日在迪拜世界貿易中心舉行。
【資料來源:香港貿易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