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俄烏衝突開始,大型國際品牌紛紛撤離俄羅斯市場,本土服飾品牌雖開始佔據市場,但仍無法承受來自線上通路的激烈競爭。
根據顧問公司CORE.XP的統計,今(2025)年第二季莫斯科的購物中心共有29家服飾店關閉,占購物中心停業總店數的比重比前去年同期增加6個百分點,達到38%。2024年第二季有19家服飾店停業。
Park House連鎖購物中心指出,主要關閉的為本地和非連鎖企業,因為競爭激烈,無法達到預期收入。
顧問公司NF Group集團評估,由於消費者行為的改變,過去十年時尚零售商在購物中心的比重下降22個百分點,至33%。購物中心聯盟指出,在實體店的需求下降,店租比重不斷增加下,效率最低的銷售點紛紛關閉。NF Group評估,今年上半年莫斯科購物中心每平方公尺的年租金在9,000至2萬5,000盧布,與前一年同期相比沒有明顯變化。(依據俄羅斯央行2025年8月14日的匯率,一美元合79.6盧布)
Park House指出,大型本土服飾連鎖店也被迫減少門市數量,在國際品牌撤出俄羅斯後,它們積極擴張,現在開始優化投資組合,例如Fashion Continent於今年6月決定關閉所有Incity服飾店和Deseo內衣店。新的國際品牌也無法不受影響,今年上半年有6家外國品牌關閉門市。
CORE.XP預測,服裝零售業的現狀到今年底不太可能改變,因為它對線上市場的需求最為敏感。Tom Tailor俄羅斯負責人Sergey Kondakov接受商人報(Kommersant)採訪時表示,由於消費者和品牌本身轉向線上市場,5年後在實體店購買服裝將成為’新時尚'。
不僅是服飾業,餐飲業也面臨問題。根據2025年第二季的數據,17家餐飲店停止營業。根據CORE.XP的數據,2024年4-6月只有3家餐飲店關閉。
NF Group表示,由於購物中心被改造為多功能休閒中心,餐飲業者成為購物中心空間的主要消費者之一,但這並未帶來客流量的相應成長,反之,客流量下降,造成購物中心內部空間的競爭,因此小公司被迫關閉門市,因為遊客主要青睞大型連鎖企業。
購物中心租戶的逐漸撤離讓開發商感到擔憂,在央行高基準利率的背景下,他們幾乎不可能執行獲利項目。根據顧問公司CMWP的預測,到 2026 年底,莫斯科將投入使用7.6萬平方公尺的購物中心面積,比2025年減少70%。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