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商用電費附加費銳增,已影響該國企業競爭力
發佈日期 2023.02.15
馬來西亞全國總商會(NCCCIM)會長蘇添來表示,馬國政府近期宣布將大幅度調高商用電費附加費調高至每千瓦時(kwj)20馬分,已引起馬國企業主憂慮,加上業者目前刻正面臨嚴峻的經濟挑戰與不確定的市場前景。

馬國商用電費附加費自先前3.7馬分銳增至20馬分對企業的營運成本及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商用電費附加費之調漲恐阻礙馬國的新投資和業務擴張,進而破壞政府吸引和留住外人直接投資以及刺激經濟增長之努力。

電力是許多馬國工商業的基本成本,包括製造業、採礦業、石油與天然氣及服務業等,這些受影響的產業對馬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做出重大貢獻,並雇用約800萬名員工。

馬國全國總商會稱,馬國商用電費附加費調漲將影響相關領域業者的生存能力及永續經營,業者將面臨以下四種情況:營運成本增加;電費附加費之增加將導致電費更加高漲;對業者利潤帶來壓力;降低投資新設備、雇用新員工或擴大業務之能力。此將造成馬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下降,難以獲得理想的投資報酬率,以及面臨國際競爭對手時處於劣勢,這將使他們更難在全球市場上競爭,恐導致市場占有率、盈餘等方面的損失,且這將對馬國的通膨壓力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企業和製造商面臨更高昂的電費以及營運成本。該總商會認為,考量調漲的幅度,成本可能無可避免地轉嫁給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消費者,產生漲價的乘數效應。該總商會提出五項建議,包括:(一)分階段逐步提高電價附加費,以允許相關領域和企業調整和規劃其營運和投資;(二)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福祉具有重要貢獻之領域和企業提供豁免或補貼;(三)對落實能源管理、技術和研發的相關領域和企業提供獎勵和支持;(四)開發替代能源和解決方案,如再生能源,以降低工業和企業的總體能源成本;以及(五)與利害關係人協商和對話,聽取受影響領域和企業的心聲和願望,並為能源領域和整個經濟謀求互惠互利的長期解決方案。

該總商會及其利害關係人致力於與馬國政府及監管機構合作,以尋找解決方案,並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負擔性,同時促進能源效率、創新和永續性。該總商會亦籲請馬國政府針對電價附加費及其影響,以及與各領域業者針對替代政策措施展開更多對話與協商。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入口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