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主要國家股市呈現多頭樣態,經濟基本面卻疲弱不振,兩者明顯脫鉤使專家學者們論斷下半年經濟走勢的難度增加,就像臺灣今年GDP成長率能否保2,各家看法也不一。
主計總處與國發會以消費熱絡與公營事業投資成長為由,主張保2有望;央行考量國際經濟局勢難測與全球貿易趨緩影響出口,下修今年GDP成長預測至1.72%,而民間智庫看壞臺灣景氣的程度更甚。同樣,近期國際主要機構雖上修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卻又附帶不少但書。為何會出現上述看不到景氣低迷終點的現象?關鍵原因有二:
首先,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體系有多少負面影響,各國央行仍無把握。以美國聯準會(Fed)為首的主要央行啟動升息循環已逾一年,不僅未終結疫後的高通膨現象,反而陷入續打通膨與防止經濟衰退的政策兩難。尤其近20年的超寬鬆貨幣環境,讓多數國家經濟活動與金融體系運作均以低利率為基準,能否挺過貨幣緊縮的考驗,沒人說得準,就像矽谷銀行危機爆發即出乎聯準會意料。何況,今年下半年將進入緊縮貨幣政策發酵期,這點可從美歐銀行信貸調查顯示,第一季貨幣供需已同步下滑,窺見一二。
畢竟,美歐銀行業者因應升息、負殖利率曲線與存款外流等營運風險的安全策略,就是減少放貸;企業迎戰高資金成本時代與終端需求減弱的方式,就是減少投資,一如美國多個地區的製造業未來六個月資本支出展望指數下探。而美歐銀行企業貸款條件收緊又約領先實質GDP表現兩季,亦即當企業自銀行取得資金的難度大增後,約兩季後會影響經濟成長表現。再加上消費端因超額儲蓄將消耗完畢、利息支出增加,成長動能轉弱,同樣使經濟衰退壓力升高。因此,對主要央行來說,本輪升息所處的疫後經濟環境乃前所未有,心態上自然如履薄冰。
其次,中國大陸經濟復甦程度遠不如預期,北京當局會不會大力救經濟?目前看來不確定性仍高,而且政策效果也有待商榷。年初甫解封的中國大陸,在供應鏈運作順暢下,製造業PMI竟然僅擴張二個月,自4月就再度跌落衰退區間;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固定投資等三大經濟數據表現仍低於疫前水平、消費者與生產者物價下行,令通縮疑慮高漲,均反映內需不振的事實。
至於臺灣,在國際經濟無可期待下,出口與外銷訂單連九黑、經濟連續兩季衰退,也不算意外。特別是全球終端需求疲軟,使製造業庫存去化極其不順,企業的投產活動愈發保守。如第二季民間新增5億元以上投資總額大幅下修,且以電子零組件業者最大,而業者生產活動減緩也讓1~4月工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減少。
在出口與投資均受牽制下,代表內需消費的餐飲業、零售業表現雖佳,民眾消費行為卻可能因為疫情期間遞延的消費漸被滿足,以及物價走高而有所調節。再加上繼去年7月後,今年4月電費再漲,產業電價漲10~17%,企業面臨兩波價漲效應疊加,新增的用電成本不可能完全自行吸收,趁著社會通膨預期成形,有了反映成本而提高商品與服務價格的合理性。如此一來,下半年物價續高已成定數,對消費的影響也在所難免。
對政府而言,不能以為疫情所致的經濟扭曲現象會自己無痛修復。舉例來說,當前服務業缺工潮持續推升薪資與物價,但臺灣內需市場終究有限,一旦遞延消費潮褪去,服務業成長自將回歸均值。屆時,薪資成本將成為業者的莫大負擔,若又無法轉嫁,就只有裁員或倒閉才能釋壓。即使服務業業況萎縮不如製造業去庫存對臺灣經濟成長的衝擊大,但服務業就業人口占比達6成,業況動盪對國內經濟與社會安定的影響不容小覷。因此,政府應從整體經濟政策的制高點,致力於強化對臺灣投資的誘因、優化臺灣服務業的競爭力,並且善用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在美國「友岸外包」政策下取得有力的地位,方可維持臺灣經濟的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國際經貿服務網】